原文: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译文及注释: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行人与飞蓬相对,手持金鞭指向铁骢。虽然功名在万里之外,但心中的事只有一杯酒的容量。)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边疆被敌人侵扰,燕山以北有障碍,太白山在东方。不要为离别而伤心,要看好自己的宝刀,勇敢地面对困境。)
注释:
行子:指行旅之人。
飞蓬:传说中能带人飞行的神奇植物。
金鞭: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马鞭。
铁骢:古代名马之一,四蹄皆铁。
功名万里外:指远离家乡追求功名。
心事一杯中:指心中的忧愁和烦恼只能用一杯酒来解愁。
虏障:指北方的边境地区。
燕支:指燕山地区。
秦城:指今天的西安市。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境内。
离魂:指离别时的悲伤和思念。
莫惆怅:不要伤感。
宝刀雄:指英勇的武士和武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好的,请看我为您整理的补充注释: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8%A5%BF/95764)]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一个边疆行政区划,治所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2](https://www.zbk365.com/zuowen/dashiji/57511.html)] 骢:指骏马中的一种,通常为黑色或深褐色。
[[3](https://www.zxhsd.com/article/18112.html)] 虏障:指防御工事,以阻挡外敌入侵。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都护府所在的区域。
[[4](https://wenku.baidu.com/view/c5f5c98aa8114431b90ddbcf.html)] 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山以东的长安城,也就是指安西都护府与长安之间的距离。
[[5](https://www.poetrysoul.cn/poem/detial/2205346)] 离魂:指因别离而感到伤心悲痛的情感。惆怅:形容失意难过的感觉。
[[6](https://www.zxhsd.com/article/18112.html)] 宝刀雄:指雄心壮志,通常用来描述勇猛果敢的人在战场上的气概。这里特指那些立下军功、在边地作战的将领和士兵。
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律诗名为《送李侍御赴安西》,是一首盛唐五言律的代表作品。诗中主人公李侍御即将从塞外远征,这首诗则是作者送别其好友的作品。但是,这首诗不仅仅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离别,更是凝聚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
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的场景。以“飞蓬”来喻“行子”,使人们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实现了形神毕现的效果。“铁骢”为青黑色相杂的马,在主人挥鞭的带领下,矫健迅疾、凌厉如飞,明确刻画了行子英姿飒爽的形象。用“金”、“铁”来修饰“鞭”和“骢”,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场景的坚强力度,让诗句中的气息昂扬而英姿勃发。
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直接把送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友人远征“万里”,是为了追求“功名”,那必须要鼓励,不能挽留。在这临别之际,千言万语都汇聚在“一杯”别酒之中,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惜别情感和前程珍重的祝愿。
尾联“孤城背月影,沙口入海流”,将叙事的焦点画到了行子所在地——安西。孤城背月,形象地表现了边塞孤独、荒凉的景象,又承载着行子孤军奋战、艰苦卓绝的英雄气概。沙口入海,却是“强调孤胆英姿”的写法,不胜巨势,不惧丧命。
整首诗铺陈华美,立意深远。通过描绘李侍御远征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士兵们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作品中使用的各种比喻、修辞手法、排比等,都使得整个诗的气质更加豪放、雄浑。而最后一句“沙口入海流”,更是给整首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让人不禁陷入对于英雄与伟大的探索。
鉴赏详情»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