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八》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weì
  • [
    táng
    ]
    gāo
    shì
  • gēng
    shàng
    jiǔ
    hái
    fàn
    驿
    qián
    zhōu
    weí
    rén
    lián
    chóu
  • yún
    shān
    xíng
    chù
    fēng
    xìng
    zhōng
    qiū
    zhī
    míng
    zhū
    àn
    tóu

原文: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更多地买淇水畔的酒,再乘坐驿站前的船。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因为怀念故人离去,也同情嘶鸣的马的忧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在云山之间行走,遇到风雨,兴致正好如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这条路上没有知己,明珠也不要投向黑暗。
注释:
更:再次
沽:购买
淇:淇水,古代河流名
上酒:喝酒
还:驾驶
泛:漂浮
驿前:驿站前
舟:船
为惜:因为怀念
故人:已故的朋友
复:又
怜:同情
嘶马:马嘶声
愁:忧愁
云山:山和云
行处:行走的地方
合:相遇
风雨:风和雨
兴中秋:中秋时节的兴致
此路:这条路
无知己:没有知己的朋友
明珠:珍贵的宝物
莫:不要
暗投:暗中投掷,指不知道投向何处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高适、整理、补充注释、作者 高适,请看我为你整理的补充注释: [[1](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article/12881.html)] 沽:指买卖。在这里是指买酒喝。 [[3](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719465)] 明珠莫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不要被深藏不露的人所掩盖,引申为应当向有用之人投靠。这里是作者用来表达贤者应选择明主而仕的意思。 希望这些注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内容。 注释详情»


简析
这首诗的作者尚不详,但是它描述了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的心情。高适为此事事先备好了美酒,然后与魏八一同泛舟淇水,边行边饮。 诗中描写了弯弯曲曲的淇河和两岸山岭,暗示着旅途中的曲折和艰难。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正值中秋佳节。这样的气候环境更增添了别离之情。 在诗的结尾,诗人告诫魏八,在选择主上要审慎,并以“明珠莫暗投”的形式来表达了自己对于贤者应该选择明主而效力的看法。这一点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治世思想,即贤者应该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服务。 总体上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淇河之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舍和温情,同时也意在启发读者及时选择明智的道路,力求功成名就的愿望。 简析详情»


高适简介
唐朝 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