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鉴赏:
选择了自己内心的宽慰与拯救。在这里,诗人教训读者,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虽然处境不佳,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叹息愁绪,而应当有勇气、有自信,去面对前路的艰辛和挑战。诗人提出的“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这句话,寄托了他对自己的期望,也是他对读者的期望。他希望我们能够用美好的心情,去享受人生的短暂旅程。
接下来的两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诗人,他深知门阀制度的苛刻和不公,却又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隐忍、沉默,这样的冷峻现实让他倍感痛苦。这些话,感性地描绘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引导我们思考人生境遇。
总之,《拟行路难》第四篇“泻水置平地”,是一首情感深邃,思想精深的诗篇。作者以泻水流淌的自然现象喻人生的命运和社会的门阀制度,描绘出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哲学图景。在不平等的社会之中,我们或许无法彻底地改变环境,但依然有机会用酒杯与歌声,去强化自己内心的力量,使得我们更加坚强去应对未来的艰辛。
鉴赏详情»
鉴赏二:
这首诗是南朝宋著名诗人鲍照所作的《拟行路难》中的第十四首,描写了一个老兵出征在外的遭遇和情感。通过表现老兵的命运,诗人揭示了战乱给平民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
首先,诗人重点描写了两个老兵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都是年少从军,但一个老兵得以在年老时回家,而另一个则仍然流离在外。这种安乐与苦难的对比,凸显了老兵命运的凄惨。
接着,诗人借助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老兵对故乡的思念。他用"窅窅"和"日夜隔"两个词语形容老兵与故乡的距离遥远,同时也抒发了老兵的孤独和无助。然后,他又用"思想难忘"和"梦魂多慰"来表达老兵思念故乡的深情。这些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老兵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最后,诗人通过对老兵情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战乱所造成的深重伤害。老兵的遭遇和思念,无疑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平民百姓的遭遇和思念。他们因为战争而失去故乡,失去亲人,失去幸福。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鲍照深刻而细腻的思考,也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鉴赏二详情»
鉴赏三:
《拟行路难·其六》是元代诗人鲍照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与坎坷的心情。全诗分为三个部分,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抒发内心的情感,切实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前四句中,诗人以“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等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犹如巨石投江,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接下来,诗人又以“蹀躞”、“垂羽翼”等形象化比喻,揭示出他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然而,在中间六句中,诗人又有了转折。虽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但是诗人仍然不忘家庭的重要性,选择罢官回家休息,与亲人共聚天伦之乐。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润色,诗人构建出了强烈的反差,使得读者情感更为贴近,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拟行路难·其六》以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构思,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和变化。它体现了鲍照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性。
鉴赏三详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第一段:
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以及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也无法阻挡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希望你控制自己的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你不觉得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谁还能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第四段:
人生是注定的,怎么能整天自怨自艾?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唱歌表达心声(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人心不像草木,有感情,欲言又止、迟疑不前,不再多说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悲愁深沉,心中郁结,酒无法宽慰,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却吞声不语,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第六段:
面对席上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在柱前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大丈夫一生能有多长时间,怎能小步走路、失意丧气?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早上出门向家人告别,傍晚回家仍然与亲人在一起。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过着贫贱的生活,更何况像我这样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第十三段:
这是《拟行路难十八首》的第十三首,表达游子思归之情。
【注释】
1. 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柏梁台是汉朝宫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因为年久失修被毁于唐朝. 铜雀楼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殿,今已不存在。
2. “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这是一种减轻痛苦的方式。
3. “人心不像草木,有感情,欲言又止、迟疑不前,不再多说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说明人心中有复杂的情绪和思想,但有时候却无法表达出来。
4. “满腹感慨却吞声不语,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说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难以启齿。
5.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清高”的追求,认为高尚的人生应该是平淡、清贫的,与物质无关。
译文及注释详情»
鲍照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是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