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及注释:
太虚山上月色朦胧,船夫能感知天风。
等待天明出发,湖面上一片模糊。
在江中看到匡阜山,气势压过九江雄。
阴沉的颜色凝聚,峥嵘的山峰在曙光中显现。
香炉初燃烧,瀑布喷出彩虹。
长久以来想追随尚子,如今怀念远公。
我来此地受限于职责,无暇顾及个人。
行程已过半,岁月即将穷尽。
寄语居住在山中的人,期待有缘再相逢。
注释:
太虚:指天空。
月晕:月亮周围的光晕。
舟子:指划船的人。
天风:指天空中的风。
挂席:指在船上悬挂席子。
明发:指天刚亮的时候。
渺漫:形容湖面广阔。
平湖中:指在平静的湖面上。
中流:指在湖中央。
匡阜:指高山。
势压:形容山势高大,压迫着周围的景物。
九江:指长江的一个支流。
黯黮:形容颜色暗淡。
凝黛色:指深黑色。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
曙空:指天空刚刚亮起的时候。
香炉:指点香的器具。
瀑水:指瀑布。
喷成虹:指瀑布水珠在阳光下形成的彩虹。
追尚子:指追求尚方宝剑的人。
怀远公:指怀念远离的朋友。
限于役:指受到工作的限制。
未暇息微躬:指没有时间休息和打理个人生活。
淮海途: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
星霜岁欲穷:指时间的流逝。
寄言岩栖者:指写信给居住在山中的人。
毕趣当来同:指希望能够一起完成自己的心愿。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论孟浩然的《登科后》
孟浩然是唐代伟大的山水诗人之一,他以其气势磅礴、格调雄浑的山水诗著称于世。其中,他的《登科后》一诗,描绘了一幅恢弘壮阔的自然景象。
孟浩然笔下的景色,常常从大处着眼,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大自然的广袤图景。此诗的前两句,便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写出了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示“天风”将要来临。作者在写景时,从宏大的视角去刻画自然景色,尤为独到。
第三句“挂席候明发”,表明“舟子”虽没有点明彭蠡湖,但已经到达湖畔,等待破晓出发。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示出烟波茫茫的湖面。接着,“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一句,再次点明庐山的巍峨高峻。同时,“势压九江雄”配以“压”字,写出了庐山的雄伟气势,颇有雄镇长江之滨之意。
接下来的四句,紧扣题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好,不仅点出苍翠浓郁的山色,还暗示出凌晨的昏暗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的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诗中的崔巍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美不胜收。而“瀑水喷成虹”的景象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综上所述,孟浩然的《登科后》描绘出了辽阔的湖面、雄伟的庐山和壮阔的自然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创作手法,从宏大的视角去刻画自然景色,再加上对细节的描绘和对色彩的运用,使他的山水诗脱颖而出,并受到后人的推崇。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时游览湘赣地区,在旅途中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歌。而这首诗歌,则是在诗人为张九龄幕府从事时因公出差经过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前往扬州的途中所作。
据相关资料显示,孟浩然当时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来到江西一带,穿越彭蠡湖再往扬州前进。这次旅行的经历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心灵,并激发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世界的思考。因此,在看到湖光山色和稻田村庄之间交织的美景之后,他便不禁措辞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这首诗歌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而且也代表着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风格。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歌是孟浩然文学生涯中的一颗明珠,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注释:
这首诗题为《登高》,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以下是每一句的含义和注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山川表里潭,匡庐多奇秀。
第一句:白天按照山势消逝,黄河流入大海。
注释:此句是描写大自然的辽阔和壮观。
第二句:山和江河上下相连,景色优美。
注释:此句是指山脉和江河之间的联系,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
第三句:扬帆起舞,明亮的早晨。
注释:此句是描述旅途开始,太阳升起,人们的期望和欢愉。
第四句:匡庐山上多美景。
注释:此句是描述庐山的美景与特色。
第五句:浔阳江的美称。
注释:浔阳江是九江以南的一条河流,因为它位于九江市内而得名。
第六句:庐山北峰的名字。
注释:香炉山是庐山的北峰,形似香炉,山势险峻。
第七句:隐居于此的先贤尚子。
注释:尚子是东汉隐士,他隐居在庐山上。
第八句:僧人慧远,曾经居住在这里。
注释:远公即指唐代著名高僧慧远,曾居住于庐山。
第九句:时间如星辰和霜降般流逝。
注释:此句是通过“星霜”形象地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注释详情»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以字行,唐代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阳)人,又称孟襄阳,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屬於山水田園派。孟浩然年輕時曾遊歷四方,故後人稱他孟鹿門、鹿門處士,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律詩,题材大多關於山水田园和隐逸、旅行等内容。他與王維、李白、張九齡交好,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山水詩之先声。知名詩作有《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