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自春来》拼音译文赏析

  • dìng
    fēng
    ·
    chūn
    lái
  • [
    sòng
    ]
    liǔ
    yǒng
  • chūn
    lái
    cǎn
    绿
    chóu
    hóng
    fāng
    xīn
    shì
    shì
    shàng
    huā
    shāo
    yīng
    chuān
    穿
    liǔ
    dài
    yóu
    xiāng
    qīn
    nuǎn
    xiāo
    yún
    zhōng
    yàn
    yàn
    juàn
    shū
    guǒ
    hèn
    báo
    qīng
    yīn
    shū
  • zǎo
    zhī
    nín
    huǐ
    dāng
    chū
    diāo
    ān
    suǒ
    xiàng
    chuāng
    zhī
    mán
    jiān
    xiàng
    guǎn
    shù
    jiào
    yín
    zhèn
    xiāng
    suí
    pāo
    duǒ
    zhēn
    xiàn
    线
    xián
    niān
    bàn
    zuò
    miǎn
    shǐ
    使
    nián
    shào
    guāng
    yīn
    guò

原文: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宋词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自从春天来了,悲凉的绿色和忧愁的红色,我的心思像可可一样。太阳升起来,花儿在枝头,黄鹂穿过柳树,我还躺在香衾上。暖意融化,云彩飘荡。整天都感到厌倦,不想梳妆打扮。没有那个人,我恨他轻薄,一去不复返,音信也没有。

早知道这样,我后悔当初,不该把雕鞍锁起来。在鸡窗边,只和蛮笺和象管为伴,被束缚着吟课。你和我相依相随,不要抛弃躲避。闲暇时一起拈弄针线,坐在一起。和我在一起,不要让年少时光虚度。
注释:
自春来:从春天开始
惨绿愁红:形容景色凄凉,绿色和红色都带有忧愁的感觉
芳心是事可可:指心中的思念像可可一样香甜
日上花梢:太阳升起时,照在花梢上
莺穿柳带:形容莺鸟在柳树间飞舞
犹压香衾卧:还躺在香气袭人的被子里
暖酥消,腻云亸:形容温暖的感觉消失了,云彩也变得沉闷
终日厌厌倦梳裹:整天都感到厌倦,不想梳理衣裳
无那:没有什么
恨薄清一去,音书无个:怨恨薄情的人已经离去,再也没有音信了
早知恁么:如果早知道这样的结果
悔当初:后悔当初的决定
不把雕鞍锁:没有把马鞍锁好,指没有好好保护自己
向鸡窗:指窗户
只与蛮笺象管:只和蛮荒的笔墨为伴,指不学好文化
拘束教吟课:被束缚在教室里学习吟诵课文
镇相随,莫抛躲:相互陪伴,不要躲避
针线闲拈伴伊坐:一起闲坐着绣花
和我:和我一起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不要让青春虚度而白白浪费时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艺术特色
的少妇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深挚感情。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柳永在词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创新精神。 首先,这首词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保留了民间词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其次,作为一位优秀的文人,柳永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直接抒写和咏叹感情,表达了奔放热烈的感情和市民阶层的意识,赤裸裸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深刻的感受。此外,语言通俗自然,口吻贴近生活,反映了作者对民间词的学习和吸取,展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 总之,这首词在表现形式、词语选用、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是柳永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反映了柳永个人的艺术风格,更是中国民间词艺术的珍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艺术特色详情»


赏析
“悔”字,反映出她现在的困境和痛苦之深。次三句,写“君怜我何事,念彼苦贫人”,表现出她对恋人的思念和期待,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三句,“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有泪痕干,不知心恨谁。”这里写出了少妇内心深处的痛苦,她虽然想要逃避,但依然情不自禁地流泪。最后三句,写出少妇最深处的感情和对恋人的期盼:“美人背面见,背面亦有人。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里少妇表达了对恋人的深情和对相思的无限向往,对恋人的思念永远不会停止。这首词以女性视角,描绘了少妇的孤寂、苦闷与相思之情,强调了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元时期民间文学的特色和精神面貌,是一首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民歌佳作。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此篇《定风波》乃描写被情人遗弃者内心闺怨。词以春季为始:“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春日归来后,却未曾一点音信,桃花杏花柳条,皆成了伤心之色,即所谓“惨绿愁红”;心中思念之情,无处安放。尽管外面已是阳光明媚、景色宜人,她仍只埋身于绣被之中,不愿起床。“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美景,反衬出她“犹压香衾卧”的哀愁。长久不加打扮、保养,相思之苦,已使容颜憔悴,“暖酥”肌肤褪色,“腻云”发丝枯萎,但她却不曾稍作打理,只是愤愤地嘟囔:“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信无着。”接着,词人让女主角直言胸臆: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将他挽留身边。在那书房兼闺房的空间中,他写字读书,我抱着针线与他聊天,那种欢乐一定如此浓烈、美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青春时光白白虚度!词的上部分以景物渲染人物情感。下部份则深入探讨理想情趣,表达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头三句点出“悔”字,反映了少妇的懊悔之情。接下来用“锁”字与此相对比,突出真挚、热烈的感情和泼辣的个性。中间六句是对爱情生活的设想。 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他曾在宋仁宗朝当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