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琳墓》拼音译文赏析

  • guò
    chén
    lín
  • [
    táng
    ]
    wēn
    tíng
    yún
  • céng
    qīng
    shǐ
    jiàn
    wén
    jīn
    piāo
    péng
    guò
    fén
  • yǒu
    líng
    yìng
    shí
    cái
    zhǔ
    lián
    jūn
  • shí
    lín
    mái
    zàng
    chūn
    cǎo
    tóng
    què
    huāng
    liáng
    duì
    yún
  • guài
    lín
    fēng
    beì
    chóu
    chàng
    jiāng
    shū
    jiàn
    xué
    cóng
    jūn

原文: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译文及注释
曾经在历史上看到过你的名字,今天我漂泊到了你的坟墓前。
你是一位有诗才的人,你的灵魂应该认识我,你的才华无人欣赏,我却深深地爱慕你。
你的墓被草木掩埋,你的雕像孤独地矗立在夕阳下。
不要怪我在风中倍感忧伤,我想学习你的书剑精神,去从军打仗。
注释:
曾于青史见遗文:曾经在历史书籍中读到过他的名字和事迹。

今日飘蓬过此坟:今天漂泊到这个坟墓前。

词客有灵应识我:指自己是一位文学家,相信已故的文学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敬意。

霸才无主独怜君:指自己是一位才华横溢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的人,对已故的文学家深感同情。

石麟埋没藏春草:石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已故的文学家被埋葬在草丛中。

铜雀荒凉对暮云:铜雀是古代宫殿中的一种装饰物,这里指已故的文学家的墓地荒凉,与晚霞相对。

莫怪临风倍惆怅:不要怪我在风中倍感忧伤。

欲将书剑学从军:想要放弃文学,投身军旅。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是对一首咏怀古迹的诗歌进行分析,这首诗是凭吊陈琳墓而作。陈琳是汉末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作章表书记。诗歌的开头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表达了作者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并在今天经过他的坟墓时产生的感触。接下来的几句话,则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和构思:作者在咏叹陈琳的同时,也自抒身世遭遇之感,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和哀伤。 诗歌中使用的“青史见遗文”这个词汇,暗示了陈琳以文章名世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陈琳的崇敬之情。而“飘蓬”则意味着作者依然在人生道路上漂泊不定,处于一种无所依托的状态。这种感慨与陈琳的命运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使得整篇诗歌更具有情感共鸣。 在诗歌的颔联中,“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则以“君”、“我”对举夹写,是全篇托寓的重笔。作者用“词客”来形容陈琳,指他以文章名世,而“霸才”则代表了作者自己这种超群才华却未能得到重用的命运。整个颔联表达了作者对于陈琳作为文学天才而受到赞赏的期望和自身深深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既是对陈琳墓的致敬,也是对作者自身处境的抒发。通过对陈琳的赞美与自身命运的反思,作者向读者传达出一种哀伤、无奈和感慨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和对于才华和流浪命运的独特理解。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他的坟墓。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我是空有盖世超群之才而不逢识才用人之主,只有白白地羡慕能受到曹操重用的陈琳了。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没在萋萋荒草之中,而重用陈琳的曹操,其生前所建的铜雀台大概也只能对着暮云愈显其荒凉了。生不逢时啊,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想到这些,让人不禁临风惆怅,倍加哀伤。 【注释】: 1. 陈琳:三国时期曹魏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因为文学才华卓著,曾受到曹操的重用。 2. 石麟: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形状像马,有角、有鬣,传说能吐火。 3. 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建造的一座楼阁,后经历多次修缮和毁损,并被多个朝代所重建,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景点。 4. 生不逢时:生在不合适的时代,无法施展才华。 5. 弃文就武:指原本是文人却从事武人的工作,表示因为逆境被迫改变职业。 6. 临风惆怅:孤独哀伤,形容心情沉郁。 译文及注释详情»


温庭筠简介
唐朝 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801年-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合称“温韦”。代表作品《商山早行》,《经五丈原》,《利州南渡》,《苏武庙》,《菩萨蛮》,《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