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拼音译文赏析

  • qín
    huái
  • [
    táng
    ]
  • yān
    lóng
    hán
    shuǐ
    yuè
    lóng
    shā
    qín
    huái
    jìn
    jiǔ
    jiā
  • shāng
    zhī
    wáng
    guó
    hèn
    jiāng
    yóu
    chàng
    hòu
    tíng
    huā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咏史怀古爱国唐诗三百首写景

译文及注释
烟笼寒水月笼沙: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亮也被沙尘遮挡。

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晚停船在秦淮河边,靠近一家酒店。

商女不知亡国恨:卖唱的女子并不知道国家已经亡了。

隔江犹唱后庭花:隔着江水,她依然唱着后院里的花儿。
注释:
烟笼:烟雾缭绕。
寒水:冷冽的江水。
月笼沙:月光映照在沙滩上。
夜泊:夜晚停泊。
秦淮:指江苏南京的秦淮河。
近酒家:靠近酒楼。
商女:指春秋时期的楚国女子。
不知:不知道。
亡国恨:指楚国被灭亡的悲痛。
隔江:指楚国和秦国隔江相望。
犹唱:仍在唱。
后庭花:指楚国宫廷中的花卉。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 浩渺:广袤浩大。 - 寒江:在冬天里寒冷的江河。 - 弥漫:布满,充盈。 - 迷蒙:模糊不清,看不清。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清辉:明亮的光辉。 - 洒:散落。 - 白色沙渚:指秦淮河畔上的河滩。 - 小舟:小型船只。 - 泊:停靠。 - 秦淮河畔:指秦淮河的岸边。 - 金陵:南京的别称。 - 歌女:指唱歌的女子。 - 亡国之恨黍离之悲:指对国家的颓败和民族的沉沦而感到的悲伤。 - 竟:表示出人意料的态度。 - 对岸:与自己所在的江边相对的那一岸。 - 吟唱:低声地唱着某种曲调。 - 淫靡之曲:指放荡不羁、低俗下流的歌曲。 - 玉树后庭花:著名唐代词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处指的是名为《玉树后庭花》的歌曲。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杜牧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游历许多地方,经常去秦淮河畔,寓居在酒家里。据传,有一次他在秦淮河上船行的时候,听到对岸的歌女唱着《玉树后庭花》,歌声轻盈动人,男女互唱,但也带着浓郁的悲伤之音,似乎是在唱亡国之歌。杜牧随即想起了陈后主,在那些靡靡之音中沉沦而不自知,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他对此感到极度感慨,写下了《泊秦淮》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杜牧批判了当时政治上的腐败和昏庸,还抨击了晚唐群臣们无所事事,将心思都放在了酒色之上。他认为这种萎靡的生活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同时,他也向歌女们表达了歉意,认为她们并不理解亡国之恨,却仍然在唱着这样的曲子,这里面也带有对整个社会对政治状况漠不关心的批判。这首诗把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当时唐朝的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是杜牧诗歌创作的一个典型特征。 总体来说,杜牧的《泊秦淮》是一首非常精彩、表达了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他借陈后主之事,讽刺了晚唐的君臣昏庸无能、不思进取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当时社会的危机感。这首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为人们对那个时期的一种记忆,也成为杜牧文学成就中的一朵奇葩。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达官贵人进行了批判,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昏庸的不满,对那些放纵享乐、糜烂堕落的社会风气深感忧虑之情。这首诗以叙景为入手,巧妙地运用夜景的朦胧与商女《后庭花》的悲凉相结合,寄予了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形而上思考和深刻的人生洞见。同时,这首诗也融合了杜牧诗歌中一贯的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代命运的关注的特点,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内涵。可以说,《泊秦淮》是唐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也是杜牧文学成就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赏析详情»


杜牧简介
唐朝 诗人杜牧的照片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和古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
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代表作有《山行》,《清明》,《江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