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拼音译文赏析

  • dān
    zhòng
  • [
    táng
    ]
  • lián
    zhī
    weì
    cháng
    qín
    héng
    lǎo
    zǒu
    tuó
    jīn
    chūn
    cǎo
  • shuǐ
    guàn
    xiāng
    què
    yuè
    pán
    绿
    fáng
    yíng
    bái
    xiǎo
  • meǐ
    rén
    zuì
    yuán
    zhōng
    yān
    wǎn
    huá
    sàn
    dié
    yòu
    lán
  • liáng
    wáng
    lǎo
    luó
    zài
    xiù
    fēng
    chuī
    shǔ
    guó
    xián
  • guī
    xiá
    peì
    tuō
    shǔ
    zhàng
    hūn
    yān
    hóng
    luò
    fěn
    chéng
    ēn
  • tán
    láng
    xiè
    mián
    chù
    lóu
    tái
    yuè
    míng
    yàn

原文: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译文及注释
莲枝还未长,秦蘅已经老,走马驮着金斧,砍过春草。水灌香泥,月盘却在其中,一夜绿房迎接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经散去,蝴蝶也停止了飞舞。梁王已经老去,穿着罗衣,拂袖风吹响蜀国弦。归霞帔拖着蜀帐昏暗,嫣红落粉罢了承恩。檀郎谢女,不知在何处沉睡?楼台上月明如昼,燕子在夜晚交谈。
注释:
莲枝:莲花的枝干,比喻年轻的女子。
秦蘅:一种草本植物,比喻年老的女子。
走马驮金斸:形容春草茂盛,需要用金斧砍除。
水灌香泥:用水灌溉香草,使其生长茂盛。
绿房:指花园中的绿色植物。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晚华:指夜晚的花朵。
蝶又阑:蝴蝶也停止飞舞。
梁王:指梁武帝萧衍。
罗衣:华丽的衣服。
蜀国弦:指蜀汉时期的音乐器材。
归霞帔:归家时穿的红色外衣。
蜀帐:指蜀汉时期的帐篷。
嫣红落粉:指美丽的女子化妆后的容颜。
承恩:指接受皇帝的宠幸。
檀郎:指檀道济,唐代著名诗人。
谢女眠何处:指檀道济的妻子谢道清,问她在哪里睡觉。
楼台月明燕夜语:指在楼台上,燕子在夜晚交流。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内容的整理和补充注释: 1. 作者:佚名秦蘅(héng ):一种香草。 2. 斸:zhú,指挖、砍。在诗中用来形容采摘花朵的动作。 3. 春草:指牡丹,因为牡丹往往在春季开花。 4. 却月盆:半月形的花盆,用来盛放牡丹等花卉。 5. 绿房:指含苞的花蕾,因为牡丹花蕾呈现出深绿色。 6. 迎白晓:迎着黎明开放,形容牡丹花绽放的美景。 7. 美人:指贵族男女,此处用来比喻牡丹花的美丽。 8. 散:花开之后,花瓣松散,散落地面。 9. 阑:稀少,此处指牡丹花的颜色不够浓艳。 10. 梁王: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也是李贺所在的梁朝的国王梁武帝的别称。 11. 罗衣:指牡丹的绿叶,因为牡丹花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 12. 蜀国弦:乐府曲名,形容牡丹花的美妙音乐之声。 13. 归霞:晚霞,指夕阳染红了天空的美景。 14. 帔(pèi)拖: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此处用来形容牡丹花瓣飘动的样子。 15. 蜀帐:蜀帛做成的护花帐幕,用来保护花朵不受风吹雨淋。 16. 嫣红:艳美的牡丹花颜色。 17. 落粉:卸妆,指花朵凋谢后落下的花粉。 18. 承恩:受到恩宠,此处用来形容牡丹花得到自然的恩惠。 19. 檀郎:晋朝文人潘岳,潘岳小名是檀奴。此处用来泛指游玩的贵族男子。 20. 谢女:犹谢娘,唐代用来指少女。此处用来泛指游玩的贵族女子。 21. 檀郎谢女:泛指游玩的贵族男女。 注释详情»


鉴赏
撇开李贺的作品不说,这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用来描写牡丹花的美丽也是极为绝妙的。秦蘅老、春草、却月盆、绿房等事物的运用,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清新而优美的环境场景。而“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一句,则用婉约的语言,表达了牡丹花的绮丽和窈窕之态,同时也寓意了生命的短暂和虚无。最后四句则通过归霞帔拖、蜀帐昏等描写,表现了牡丹花渐渐凋谢、失去主人宠爱的悲凉情境,传递了对于总有离别和终结的生命之感慨。 鉴赏详情»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或“诗仙”。出身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因此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李贺生活贫困,抑郁感伤,焦思苦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心情,但他的诗仍然闪着奇光异彩,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公元816年,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