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谣》拼音译文赏析

  • tiān
    shàng
    yáo
  • [
    táng
    ]
  • tiān
    zhuàn
    piāo
    huí
    xīng
    yín
    liú
    yún
    xué
    shuǐ
    shēng
  • gōng
    guì
    shù
    huā
    weì
    luò
    xiān
    qiè
    cǎi
    xiāng
    chuī
    peì
    yīng
  • qín
    feī
    juàn
    lián
    beǐ
    chuāng
    xiǎo
    chuāng
    qián
    zhí
    tóng
    qīng
    fèng
    xiǎo
  • wáng
    chuī
    shēng
    é
    guǎn
    cháng
    lóng
    gēng
    yān
    zhòng
    yáo
    cǎo
  • fěn
    xiá
    hóng
    shòu
    ǒu
    qún
    qīng
    zhōu
    shí
    lán
    tiáo
    chūn
  • dōng
    zhǐ
    néng
    zǒu
    hǎi
    chén
    xīn
    shēng
    shí
    shān
    xià

原文: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译文及注释
天河夜晚转动,漂浮着回旋的星辰,银河中流云彩仿佛学习着水的声音。

玉宫中的桂树花还未凋谢,仙女们采摘着香气缭绕的花朵,佩戴着华美的缨带。

秦国的妃子卷起帘子,望向北窗,窗外种植着桐树,青凤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王子吹奏着笙和鹅管,长长的乐声回荡在空中,呼唤着龙前来耕种瑶草。

粉色的霞光,红色的绶带,藕丝制成的裙子,青洲上漫步采摘着兰花和苕草。

东方的羲和神能够驾驭马匹,穿越海洋,新生的海尘落在石山下。
注释:
天河:银河,指天空中的银河带。

银浦:银河,也指天空中的银河带。

玉宫:传说中月宫的别称。

桂树花:桂花,指桂树开花。

仙妾:仙女,指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采香:采摘香料。

垂佩缨:挂着香囊的绳子。

秦妃:指秦始皇的妃子。

卷帘:卷起的窗帘。

北窗:北面的窗户。

植桐:种植桐树。

青凤:指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王子:指王公贵族的儿子。

笙鹅管:古代的乐器,笙和鹅管都是管乐器。

呼龙耕烟:指在田间耕作。

种瑶草:种植珍贵的草药。

粉霞:指粉色的云霞。

红绶:红色的丝绸带子。

藕丝裙:用藕的纤维制成的丝绸裙子。

青洲:传说中的仙境。

步拾兰苕:步行采摘兰草和菜苔。

羲和:传说中的神兽,能够指引方向。

海尘:指海边的沙尘。

新生石山:指新生的石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银河潺潺流,闪烁璀璨星。 流云嬉模仿,水声叮咚响。 月宫金桂香,花开不曾殆。 轻盈仙女摘,歌声宛转怀。 天宫瑶琼帐,玉窗打开放。 明媚拂晓辉,梧桐茂枝长。 夫妻小凤翱,夜夜飞天上。 永远年轻红,神仙难老去。 王子吹玉笙,笙管长长鸣。 云烟微笑里,龙耕万顷草。 红绶点仙裙,藕丝装美艳。 青洲采仙草,春光满眼前。 羲和驾天马,太阳照人间。 焰火纷飞射,海水退成岸。 天上日若年,人间百岁间。 怎能不伤怀,心摧感慨添。 译文详情»


赏析
这篇诗歌是一首描写天上景象的诗歌,通过对天河、流星和星云的描绘,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幻想世界。接着,诗人描写了天庭里的四个画面,包括桂树香气袭人的月宫、弄玉在窗前观赏晨景、千年未老的红颜和青凤等,带领读者领略了天上的神奇之处。 首先,这首诗采用的是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将诗人在地面仰望的所见所感与想象产生的幻境相结合,通过天河、流星和星云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遐想的太空景象。 其次,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每一幅画面都精细地描述了天上景象的细节,将人们对天上世界的神话幻想以及对美好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桂花、弄玉、青凤等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鲜明地展示了天庭的神奇之处,令人怀叹不已。 最后,这首诗以“天上日若年,人间百岁间”作结,将美好的神话世界和现实生活相对应,表现出作者面对时间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悟。整首诗通篇洋溢着诗意,充满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之美的赞颂和敬畏,令人陶醉其中。 赏析详情»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或“诗仙”。出身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因此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李贺生活贫困,抑郁感伤,焦思苦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心情,但他的诗仍然闪着奇光异彩,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公元816年,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