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及注释:
江汉曾为客,曾经在江汉地区做客,
相逢每醉还。每次相遇总是喝得醉醺醺的。
浮云一别后,分别后像浮云一样飘散,
流水十年间。十年过去了,像流水一样匆匆流逝。
欢笑情如旧,我们的欢笑和情感像从前一样,
萧疏鬓已斑。只是现在我们的发鬓已经斑白了。
何因不归去?为什么不回去呢?
淮上有秋山。淮河上有秋天的山峰。
注释:
江汉:指长江和汉江,两江汇合处的地方。
相逢:相遇。
醉:喝酒。
浮云:比喻人生短暂,转瞬即逝。
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欢笑情如旧:指友谊依旧,情感不变。
萧疏:形容人的容颜憔悴。
鬓已斑:指头发已经花白。
何因不归去:为什么不回去。
淮上有秋山:指淮河上游的秋天的山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韦应物的《喜逢故人》是一首写怀旧之情的诗,诗中却表现出了悲喜交集的情感。作者佚名,描绘了诗人在淮上重遇梁州故人的情景和他对此的感慨。颔联开篇便写出了当年在江汉相逢时欢聚痛饮的场面,表达了以前雄浑豪放的交谊,而颈联则抒发了十年阔别后的伤感,直接写出了诗人两鬓萧疏的形象。整篇诗笔法跌宕起伏、正反交错,表现了悲喜互见的情感。结尾处,作者以反诘的手法作转,以秀美的秋山作为回归之地,展现了怀旧情感中的留恋之意。整篇诗歌用艺术手法将怀旧之情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鉴赏详情»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风格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因此被称为“韦苏州”。他的诗作被收入《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和《韦苏州集》三部作品,共计23卷,其中散文仅存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