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七夕》拼音译文赏析

  • xiāng
  • [
    táng
    ]
    mèng
    hào
    rán
  • xiāng
    féng
    guǎn
    chóu
    jiàn
    chuān
    穿
    zhēn
    kōng
    huái
    怀
    guó
    lóu
  • fēng
    chū
    jiǎn
    xīn
    yuè
    shǐ
    lín
    qiū
    shuí
    rěn
    kuī
    hàn
    tiáo
    tiáo
    wèn
    dǒu
    niú

原文: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及注释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七夕节,住在旅馆里更加感到孤独。没有看到织布的女子,只能空想故乡的楼阁。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初秋的微风凉爽,新月刚刚升起。谁能忍心不去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迢迢地问候他们。
注释:
他乡:异乡,不是自己的家乡。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称为“中国情人节”。
旅馆:旅行时住宿的地方。
益:加重,增加。
羁愁:因离乡背井而感到的忧愁。
穿针妇:指织布时穿针引线的女子。
空怀:心中空虚,思念故乡。
故国楼:指故乡的楼阁。
绪风:初秋时的微风。
初减热:初秋时气温开始降低。
新月:月相中的一种,指月亮只露出一点点的弯月。
始临秋:初秋时节。
河汉:银河,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河。
迢迢:形容遥远。
问斗牛:指问牛郎织女相会的地点,即天上的牛宿和女宿。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孟浩然、佚名、七夕、乞巧节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注释: 七夕:为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乞巧节,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 绪风:微小的风,指微风。 河汉:为天上的银河,是牛郎织女故事中的重要景观。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的意思。 斗牛:星名之一,又称牵牛星,是七夕故事中的主角之一。 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诗歌赏析的主题是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和个人情感。在这首诗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在异乡逢七夕佳节时的感受。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但却无法在月下看到妻子穿针乞巧的情景。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孟浩然的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 孟浩然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审美观。他的诗歌中,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赞美,还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和自己内心的挣扎。尤其是这首诗,表现了孟浩然对家乡和亲人的浓厚感情,以及对于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此外,孟浩然的诗风清新自然,不同于当时的诸多文人墨客,他不拘一格,善于突破常规。这样的创作风格在当时颇为罕见,为开元诗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他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是孟浩然诗歌魅力的重要来源。 总的来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抒发真情,代表了唐代盛唐时期的文学风气,同时也展示了孟浩然个人的风采和内心世界。他的诗歌不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更是对文学和生活的深刻体悟和精神追求。 赏析详情»


孟浩然简介
唐朝 诗人孟浩然的照片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以字行,唐代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阳)人,又称孟襄阳,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屬於山水田園派。孟浩然年輕時曾遊歷四方,故後人稱他孟鹿門、鹿門處士,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律詩,题材大多關於山水田园和隐逸、旅行等内容。他與王維、李白、張九齡交好,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山水詩之先声。知名詩作有《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