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司马别》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weí
    bié
  • [
    nán
    beǐ
    ]
    xùn
  • sòng
    bié
    lín
    zhǔ
    zhēng
    rén
    qián
  • yán
    suī
    fán
    zhōng
  • mǐn
    mǐn
    fēn
    shǒu
    xiāo
    xiāo
    xíng
    fān
  • fān
    yuè
    zhōng
    liú
    wàng
    bié
    shàng
    gāo
    lóu
  • nán
    zhī
    yuàn
    jié
    beǐ
    fēng
    chóu
  • shān
    xiōng
    xiōng
    làng
    yǐn
    zhōu
  • yǐn
    zhōu
    miǎo
    yuǎn
    pái
    huái
    luò
    wǎn
  • guī
    bìng
    jià
    bēn
    bié
    guǎn
    kōng
    yán
    juàn
  • xiǎng
    liǎn
    meí
    zhī
    xián
    leì
    fǎn
  • xián
    leì
    xīn
    báo
    xíng
    rén
  • ài
    ài
    táng
    gǎng
    péng
    mén
    yǎn
    feī
  • lián
    zhōng
    kàn
    yuè
    yǐng
    zhú
    jiàn
    yíng
    feī
  • yíng
    feī
    feī
    chóu
    kōng
    zhuàn
  • beǐ
    chuāng
    dǎo
    cháng
    diàn
    nán
    lín
    wén
    zhī
  • zhì
    chén
    chóng
    chén
    cháng
    tàn

原文: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我起南枝怨,你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我想你敛眉去,你知我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注释:
临曲渚:在曲水的岸边。
征人:指出征的人。
前侣:旧日的伙伴。
离言:分别时说的话。
离思:分别时的思念。
悯悯:悲伤的样子。
萧萧:凄凉的样子。
行帆举:扬起帆船。
越中流:越过中流。
望别:回望分别的人。
南枝怨:指柳树,表示怨恨。
北风愁:北风代表寒冷,表示忧愁。
逦逦:形容山势曲折。
山蔽日:山遮住了太阳。
汹汹:形容波涛汹涌。
隐舟:船隐没在波涛之中。
邈已远:已经远去。
徘徊:徘徊不去。
落日晚:夕阳西下。
归衢:回到街道上。
并驾奔:并排驾车奔驰。
别馆:分别时的客栈。
空筵卷:空着的酒席。
想子:想念旧日的伙伴。
敛眉:皱起眉头。
衔泪:含着泪水。
薄暮:傍晚。
稀:少。
暧暧:微暗的样子。
塘港:港口。
蓬门:茅草搭成的门。
掩扉:关上门。
帘中:帘子里面。
竹里:竹林中。
萤飞:萤火虫飞舞。
独愁:孤独的忧愁。
空转侧:空转身体。
北窗:北面的窗户。
长簟:长的席子。
南邻:隔壁的邻居。
织:指织布。
弃置勿复陈:抛弃的东西不要再摆出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韦爱《别襄阳》鉴赏 韦爱的《别襄阳》是一首描写别离、思念的诗歌。全诗三十句,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二段写江边话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和韦爱乘舟离去,作者登楼远望时的心情。第三段写送归路上的感受。第四段写到家所见情景。第五段写辗转思念、夜不成寐的苦况。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诗歌各段之间衔接自然、紧凑有序,呈现出诗人在不同环节中所经历的多重情感。 在艺术特色方面,韦爱运用了“顶真格”,即以上句的末几字(词语或句子)做下句的开头。这种手法使得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读来抑扬顿挫,缠绵不绝。例如:“楚山何在?楚水何在? / 萧条楚宫,沉吟楚畹。” 和 “别来半岁音书绝, / 知事少愁更多恨。” 这些联珠格的运用,使得诗句间隔断和继起间更加自然流畅。 总之,韦爱的《别襄阳》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它在情感上真挚动人,在结构上谨严有序,艺术特色上通过运用“顶真格”使得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鉴赏详情»


何逊简介: 何逊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仲言,出生于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家族背景显赫。他是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从小就展现出才华横溢,八岁时便能创作诗歌。后经州举成为秀才,并在官场上担任过尚书水部郎等职务。他的诗歌风格与阴铿齐名,被后人称为阴何。而他的文学才华也与刘孝绰齐名,被世人称为何刘。何逊的诗歌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同时也善于运用卓越的笔墨技巧。杜甫也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据传,他有一个集子,共八卷,但现已失传。明朝时期还有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作品。后人常常称他“何记室”或“何水部”。至于何逊的具体出生日期和逝世时间记录并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