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孙氏陵》拼音译文赏析

  • xíng
    jīng
    sūn
    shì
    líng
  • [
    nán
    beǐ
    ]
    xùn
  • zài
    líng
    líng
    yàn
    shén
    ruò
  • zhú
    zhēng
    xiān
    jié
    鹿
    jìng
    yīn
  • kaī
    dào
    zhà
    yǎn
    jiāng
  • bào
    biàn
    fēn
    lüè
    shì
    róng
    weī
  • cháng
    shé
    hàn
    jué
    huái
    feí
  • jiāo
    zhàn
    neì
    chóng
    mén
    wài
    feī
  • chéng
    gōng
    xiōng
    ér
    weí
  • shuǐ
    lóng
    dōng
    qīng
    gài
    nǎi
    西
    guī
  • lái
    yǒng
    jiǔ
    nián
    dài
    ài
    weī
    weī
  • tái
    shí
    wén
    jīng
    fén
    shī
    shì
    feī
  • shān
    yīng
    kōng
    shǔ
    xiǎng
    lǒng
    yuè
    qiū
    huī
  • yín
    hǎi
    zhōng
    làng
    jīn
    huì
    feī
  • jīn
    wàng
    wàng
    zhān
    rén

原文: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

译文及注释
昔日在零陵,厌倦了尘世,神器似乎没有依托。
追逐兔子争先捷,抓住鹿儿争机会。
呼吸开启伯道,咆哮掩盖江畿。
豹变分出奇略,虎视肃立戎威。
长蛇血流满汉地,骏马跨越淮河。
交战中无内应,重门岂能外开。
成功之举已被抛弃,凶恶的德行执迷不悟。
水龙突然向东奔,青盖却向西归。
这一切已经永远消逝,岁月流逝得微不足道。
苔石上似乎刻着文字,荆坟中却失去了是非。
山莺在空曙中啼鸣,陇月自秋天开始闪耀。
银海终究不会有波涛,金凫也不会再飞翔。
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寂静无声,只有望着人们的衣服才能沾染些许温暖。
注释:
1. 零陵:古代地名,今湖南零陵县。
2. 神器: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宝物。
3. 逐兔争先捷:比喻争先恐后,争取胜利。
4. 掎鹿竞因机:比喻抓住机会争取胜利。
5. 伯道:指伯夷,古代贤人。
6. 叱咤:指高声呵斥。
7. 江畿:指江河流域。
8. 豹变:指豹子变色,比喻变幻莫测。
9. 虎视肃戎威:比喻威武有力。
10. 长蛇衄巴汉:比喻形势错综复杂。
11. 骥马绝淮淝:比喻马跑得很快。
12.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比喻内部不团结,外敌易入侵。
13.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比喻成功后不珍惜,反而走向失败。
14.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比喻形势变幻莫测。
15.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比喻时间过去很久,已经难以考证。
16.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比喻历史文物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真假。
17.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比喻孤独无人应答。
18.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极致,不会再有变化。
19.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比喻现在的情况非常冷清,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的主题是关于诗人何逊所写的《蒋陵吊孙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孙权逝世后被埋葬在南京市蒋山的蒋陵中。此诗是作者行经蒋陵凭吊孙权并反思吴国衰亡的情绪所激发而成。从历史背景出发,正如诗中提到的“神器若无依”,即吴国的统治岌岌可危,孙皓的帝位摇摇欲坠。 在整首诗中,诗人借用了“掎鹿”的典故,表达了他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他将吴国的作为与逐鹿的比喻联系起来,并揭示了吴国政权已经失去了它的“鹿”,也就是帝位,不再是时代的佼佼者。同样,这种政治境遇使诗人联想起当初汉武帝建立汉朝时的形势,以及刘秀夺取汉江一带的情形,当时所有的竞争者和各个国家都在力争“掎鹿”,其中智勇双全的人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诗人通过“逐鹿”的比喻,表达出他对当时历史进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之,“蒋陵吊孙权”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史学思考和哲学思考。作者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借用典故和比喻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发展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在语言运用和意蕴上都非常优美,使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文化内涵。 鉴赏详情»


何逊简介: 何逊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仲言,出生于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家族背景显赫。他是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从小就展现出才华横溢,八岁时便能创作诗歌。后经州举成为秀才,并在官场上担任过尚书水部郎等职务。他的诗歌风格与阴铿齐名,被后人称为阴何。而他的文学才华也与刘孝绰齐名,被世人称为何刘。何逊的诗歌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同时也善于运用卓越的笔墨技巧。杜甫也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据传,他有一个集子,共八卷,但现已失传。明朝时期还有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其中收录了他的一些作品。后人常常称他“何记室”或“何水部”。至于何逊的具体出生日期和逝世时间记录并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