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王祠》拼音译文赏析

  • yuè
    zhōng
    wáng
  • [
    míng
    ]
    qiān
  • nán
    lái
    zhè
    biàn
    chéng
    gōng
    yuǎn
    cuó
    é
  • zhōng
    xìng
    zhū
    jiāng
    shuí
    jiàng
    guó
    jiān
    chén
    zhǔ
  • huáng
    hán
    qīng
    shān
    huāng
    zhǒ
    bái
    yún
    duō
    (
    qīng
    shān
    zuò
    qīng
    shān
    )
  • bié
    zhū
    xiān
    zhèn
    jiàn
    jiāng
    jūn
    zòu
    kǎi

原文: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相关标签:爱国

译文及注释
一匹马南来渡过浙江,汴城的宫阙遥遥高耸。
中兴时期的诸将有谁能降服敌人,国家被奸臣所掌控,只能通过和谈来解决。
黄叶覆盖的古祠里积满了寒雨,清山上荒废的墓地上白云缭绕。(“清山”也有可能是“青山”)
如何能不感叹在朱仙镇的离别,再也看不到将军凯歌的英姿。
注释:
匹马:单独一匹马。
南来:从南方来。
渡:过河。
浙河:浙江的主要河流。
汴城:指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宫阙:皇宫和官署。
远嵯峨:高耸而遥远。
中兴:指宋朝中兴。
诸将:各位将领。
降敌:投降敌人。
负国:背叛国家。
奸臣:指不忠于国家的官员。
主议和:主持和平谈判。
黄叶古祠:古老的庙宇,黄叶指秋天的落叶。
寒雨积:寒冷的雨水积聚在庙宇里。
清山:幽静的山林。
荒冢:荒废的坟墓。
白云多:白色的云朵很多。
朱仙镇:指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
将军:指岳飞。
奏凯歌:凯旋而归时的欢呼歌。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评析是针对一首诗而写的,这首诗描绘了中国明朝时期在外敌入侵的压力下,于谦坚决主张坚守北京,反对迁都南京的情景。作者通过引用南宋迁都的历史事件,强调了南宋迁都的失败和危机,以此来解释迁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整首诗情感激烈,在表达忧虑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 在这首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当时朝野上下的惨状,描述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支持迁都南京,但是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坚定的立场,认为迁都只是逃避现实的手段。作者接着使用了南宋迁都的历史事件来进行比喻,强调了迁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后,作者借用了“天地不容”这一句话,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和决心。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节奏明快。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和比喻的运用来强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整首诗既有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也有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忧虑,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这首诗向人们传达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篇经典之作。 评析详情»


译文
自南宋建都杭州以来,舍弃了汴梁巍峨的宫阙。此时号称中兴宋室,可有几个将领能克敌制胜呢?反倒是主和负国的奸臣一直掌权。在寒雨中,岳王祠庙满是黄叶堆积,青山野坟间白云苍苍。为什么朱仙镇大捷之后,岳将军就再也未能打胜仗、高奏凯歌呢? 译文详情»


于谦简介: 于谦是明朝著名官员,字廷益,号节庵。他于1398年5月1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杭州市)。由于于谦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于谦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担任兵部侍郎。 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被立为监国,于谦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在南迁之议期间,他力排众议,决策守京师,与其他大臣一起请郕王即位。在瓦剌兵逼京师时,于谦督战,并成功地击退了瓦剌兵。因此,他被加封为少保,担任总督军务。 然而,在天顺元年,于谦被冤杀,原因是他被控“谋逆”。他享年约60岁。于谦被追授谥号“忠肃”,留下了《于忠肃集》等许多传世之作。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