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大块凿混沌》拼音译文赏析

  • gǎn
    ·
    kuài
    záo
    hún
    dùn
  • [
    qīng
    ]
    huáng
    zūn
    xiàn
  • kuài
    záo
    hún
    dùn
    hún
    hún
    xuàn
    yuán
  • shǒu
    néng
    suàn
    zhī
    yǒu
    wàn
    nián
  • xuān
    zào
    shū
    jīn
    shǐ
    suì
    qiān
  • shì
    hòu
    rén
    ruò
    sān
    dài
    xiān
  • hǎo
    zūn
    zhǐ
    yán
  • liù
    jīng
    suǒ
    gǎn
    shī
    piān
  • rén
    zāo
    jiàn
    zhī
    kǒu
    liú
    xián
  • yán
    沿
    gān
    piāo
    dào
    wàng
    zào
    cóng
    zuì
    qiān
  • huáng
    tóng
    tuán
    rén
    jīn
    xián
  • jīn
    duàn
    dài
    qián
  • míng
    chuāng
    chǎng
    liú
    gāo
    zhēng
    xiāng
    yān
  • zuǒ
    chén
    duān
    yàn
    yòu
    liè
    xuē
    tāo
    jiān
  • shǒu
    xiě
    kǒu
    néng
    qiān
  • jīn
    liú
    ruò
    dēng
    jiǎn
    biān
  • qiān
    nián
    hòu
    rén
    jīng
    weí
    lán
    bān

原文: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译文及注释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大块凿开混沌,混沌旋转成大圆;天地的起源无法计算,已有几万年的历史。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羲轩创造了书写文字,现在已经是五千年的历史;我自认为能够超越后人,就像居住在三代之前一样。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庸俗的儒者喜欢崇尚古代,每天都研究旧纸;但是他们不敢在诗篇中使用六经中没有的字。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古人舍弃了废物,看到它们会流口水;现在人们却沿袭着偷窃和抄袭的习惯,制造出许多罪恶和过失。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古今人类都是由黄土塑造而成,今天的人和古代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即使现在的人已经成为了古人,那么我们究竟是哪一代的人呢?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明亮的窗户敞开着,清风流动着;高炉里冒出香气;左边是陈端溪的砚台,右边是薛涛的笺纸;我用自己的手写下自己的思想,古代的束缚怎么能限制我呢!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现在的流行语,如果我写在简编里;五千年后的人看到,一定会惊叹于它的古老和瑰丽。
注释:
大块凿混沌: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混沌是指混沌状态的宇宙。

浑浑旋大圜:指宇宙的旋转运动。

隶首不能算:指古代的文字没有规范的笔画和结构,难以计算。

知有几万年:指古代文字的历史悠久,已有数万年的历史。

羲轩造书契: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的孙子羲轩创造了文字。

今始岁五千:指当时的时间是公元前5000年左右。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指作者认为自己的文字水平可以媲美三代前的古人。

俗儒好尊古:指一些儒家学者过于崇尚古代经典,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日日故纸研:指这些儒家学者每天都在研究古代的经典文献。

六经字所无:指《六经》中没有涉及到的字词。

不敢入诗篇:指作者不敢在自己的诗歌中使用这些不被六经所收录的字词。

古人弃糟粕:指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些是糟粕,不值得传承。

见之口流涎:指有些人对这些糟粕的作品却非常喜欢。

沿习甘剽盗:指一些人沿袭旧习,盗用他人的作品。

妄造丛罪愆:指这些人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一种罪过。

黄土同抟人:指人类都是由黄土造成的。

今古何愚贤:指现在和古代的人一样,都有聪明和愚笨之分。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指现在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古代,不知道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的。

明窗敞流离:指作者的房间里有明亮的窗户,自由流动的空气。

高炉蒸香烟:指作者的房间里有高炉,炉火熊熊,香烟袅袅。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指作者的书桌上放着陈端溪的砚台,右边是薛涛的纸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指作者写作时自由发挥,不受古代的束缚。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指作者的诗歌使用的是当时的流行语言,如果编写成简本,后人也会感到古朴。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指五千年后的人们看到这些诗歌,会感到古朴而新颖。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开天辟地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历史更迭很常见。我们的时代,后人看起来跟我们看上古三代一样。但是现在好多人尊古复辟,简单地从形式上模仿古代。古人抛弃了的糟粕,他们见了也垂涎三尺,甚至钻在故纸堆中,抄袭剽窃妄造,生出许多罪孽。同样是黄土造的人,我们自己的手写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非要泥古不化?即使就是今天的俗语,我们今天如果编写好。五千年后的人,也惊异为古代文物,绽放异彩! 译文详情»


黄遵宪简介: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是晚清时期的诗人、外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是汉族客家人,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 光绪二年(1876年),黄遵宪中举人,后历任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在戊戌变法期间,他被署任为湖南按察使,并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同时黄遵宪善于诗歌创作,具有“诗界革新导师”的称号。他喜欢将新事物融入诗中,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先河。 黄遵宪的诗歌代表作品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他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于1905年逝世,享年57岁。他一生为外交事业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晚清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