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译文及注释: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商飙:商洛地区的风。乍发:突然吹起。渐淅淅:渐渐地细声响。初闻:初次听到。萧萧:风声。还住:停止。顿惊:突然惊醒。倦旅:疲惫的旅人。背青灯吊影:背对着青灯,看着自己的影子。起吟愁赋:开始吟咏悲愁的诗文。断续无凭:声音断断续续,无法确定来源。试立荒庭听取:试着站在空旷的庭院里听。在何许:在哪里。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只有落叶铺满了台阶,高大的树木依然屹立。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迢递:遥远。归梦阻:回忆梦境难以实现。正老:年老。耳难禁:耳朵听不清。病怀凄楚:心中充满悲伤。故山院宇:故乡的庭院。想边鸿孤唳:想起边地孤雁的叫声。砌蛩私语:墙角的蛩虫私语。数点相和:几点钟声相和。更著芭蕉细雨:更加下着细雨,芭蕉叶子上的雨滴更加明显。避无处:无处可避。这闲愁、夜深尤苦:这种无聊的愁苦,在深夜里尤为难熬。
注释:
商飙:指商山的风。
乍发:突然吹起。
渐淅淅初闻:渐渐地听到细微的声音。
萧萧还住:风声依旧,不停息。
顿惊倦旅:突然惊醒了疲惫的旅人。
背青灯吊影:背对着青色的灯,看着自己的影子。
起吟愁赋:开始吟咏写愁思的文章。
断续无凭:声音断断续续,无法确定来源。
试立荒庭听取:试着站在空旷的庭院里听声音。
在何许:声音来自何处。
惟有高树:只有高大的树木。
迢递归梦阻:远远的梦境阻碍着思维。
正老耳难禁:年老的耳朵难以承受。
病怀凄楚:病态的心情悲凉。
故山院宇:故乡的院落。
想边鸿孤唳:想起边境孤雁的哀鸣声。
砌蛩私语:石墙上蟋蟀私语。
数点相和:几只蟋蟀一起鸣叫。
更著芭蕉细雨:更加明显的芭蕉叶子上的细雨。
避无处:无处可避。
这闲愁、夜深尤苦:这种闲愁,在深夜更加难熬。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秋声,展现了词人对秋声的追求和倾慕。他不断聆听秋声,试图找到它的源头,但却只有断续、无凭可寻,这种无从捉摸的感觉又增添了情感的复杂和苍凉。最后,“心闲则无物,心忙则有”。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在寂静中得到的启示: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就能够感受到真正的美好。
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声的声势、情感和精神内涵,表达了词人对秋季的热爱和对行旅生涯的感慨。其用意深远,将传统五音配以四时观念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对秋声的赞美和追寻,也表达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学内涵。整篇文章细腻、深刻,语言优美,是一篇充满韵味和教益的佳作。
鉴赏详情»
王沂孙简介: 王沂孙(生卒年份暂无资料),字圣与,别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出生地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的出生和死亡具体时间目前无法确定,但据资料推测其年龄大约与张炎相仿。 元代时期,他曾担任庆元路学正一职。王沂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擅长乐府诗的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这本诗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抒情诗选,被誉为“中国古代乐府诗的珍品之一”。 总之,王沂孙是元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创作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