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江道中口占》拼音译文赏析

  • diàn
    jiāng
    dào
    zhōng
    kǒu
    zhàn
  • [
    qīng
    ]
    màn
    shū
  • cūn
    yǐn
    yǐn
    weī
    yān
    chù
    chù
    yāng
    jìng
    chā
    tián
  • leí
    weì
    chóu
    yuǎn
    dào
    táo
    huā
    hóng
    shàng
    yín
    biān

原文: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译文及注释
孤村隐隐起微烟:孤寂的村庄里,微弱的炊烟缓缓升起。
处处秧歌竞插田:到处都是欢快的秧歌声,人们在田间竞相插秧。
羸马未须愁远道:瘦弱的马儿不必担心长途跋涉。
桃花红欲上吟鞭:桃花盛开,红色的花瓣似乎要跃上鞭子高歌。
注释:
孤村:偏僻的村庄。
微烟:微弱的烟雾。
秧歌:一种民间舞蹈。
竞插田:在田间竞相跳舞。
羸马:瘦弱的马。
远道:遥远的路程。
桃花:桃树开花。
欲上:即将要。
吟鞭:挥舞着鞭子唱歌。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年-1918年),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他是一位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他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出生在日本横滨。 苏曼殊一生多才多艺,能诗擅画,通晓多种文字,包括日文、英文、梵文等。他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取得了成就,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苏曼殊的著作被后人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 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频繁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苏曼殊于1918年去世,享年34岁。 在他逝世后,人们对他的思想和贡献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评价,认为他是近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推动者,对中国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