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遗墨有感,借韵以赋
千峰翠玉。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译文及注释:
先生遗下的墨迹让我感慨万分,借用这韵律来写诗。
千峰如翠玉一般美丽。送走了孤云作伴,罗窗清晨宿卧。拂晓时候凭虚空,春天的碧色中生出寒意,衣衫单薄倚着竹杖。东风吹不散愁思,只有芳草和溪水,分隔着城南城北。看不清雾中的发髻,远远地锁住了眉宇,眉宇为谁而独自忧愁。
江上的轻鸥仿佛认识我,背着昭亭两两飞翔,穿破晴朗的水面。一片苍烟,隔断了家乡的山川,梦绕在石窗和萝屋之间。相互凝视不厌朝朝暮暮,算计过几次赤阑干的曲调。等待着倩女诗人,整理好归来的行囊,写下卧游的屏幅。
注释:
先生遗墨有感:指古代文人留下的诗文作品,作者因此而感慨。
借韵以赋:借用古人的韵脚和格律来写作。
千峰翠玉:形容山峰绿树的美丽景色。
送孤云伴我:比喻作者离开故乡,孤独地旅行。
罗窗清宿:指在窗前清静地过夜。
拂晓凭虚:在虚空中依靠,指作者在梦中醒来。
春碧生寒: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作者却感到寒冷。
衣单瘦倚筇竹:形容作者衣衫单薄,倚靠在竹子上。
东风不解吹愁醒:东风吹来,无法解除作者的忧愁。
芳草、溪城南北:指芳草和溪水分别在城南和城北。
认雾鬟:形容远处的雾气像女子的发髻一样。
遥锁修颦:远远地锁住了眉头,形容作者忧愁的样子。
眉妩为谁愁独:眉毛弯曲,为谁而忧愁孤独。
江上轻鸥似识:江上的轻盈的鸥鸟好像认识作者一样。
背昭亭两两:指鸥鸟背对着昭亭成对出现。
飞破晴渌:飞破晴朗的水面。
一片苍烟:一片苍茫的烟雾。
隔断家山:隔开了故乡的山。
梦绕石窗萝屋:梦境围绕着石窗和藤蔓覆盖的房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彼此相互看着,早上不厌倦,晚上也不厌倦。
算几度、赤阑干曲:数几次,指数次赤阑干的曲调。
待倩诗、收拾归来:等待佳人的诗句,整理好后回来。
写作卧游屏幅:写作成为卧室中的屏风。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允平简介: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于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卒于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