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译文及注释: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这一天实在可惜,心事正纷扰。
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
江淮地区走遍,经过岁月相识,谁会来定?
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
每次在酒边长叹息,更在花边长笑语,意念难以猜测。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偶然相遇,有客人在尘埃中。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脱下儒生的帽子,戴上武士的头巾,才华太多。
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
文笔争相比拟,战戟容易攀登云台。
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我何须转身,就将一生的胸怀,勇敢地去,不要徘徊。
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在事业上有金石之坚,人世间自有欢乐和悲哀。
注释:
此句中的重点文字注释如下:
- 足可惜:非常可惜,表示作者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
- 心事:内心的烦恼或忧虑。
- 崔嵬:高耸的样子,形容心事沉重。
- 江淮:指江苏和安徽地区。
- 踏遍:走遍,经历过。
- 经岁相识:经过多年的相识。
- 长叹:长时间的叹息,表示作者的忧虑和苦闷。
- 长笑:长时间的笑声,表示作者的开心和愉悦。
- 意虑:内心的忧虑和担心。
- 邂逅:偶然相遇。
- 有客在尘埃:有客人在尘埃中,指有人来到尘世间。
- 脱儒冠:摘下儒生的帽子,指放弃文人的身份。
- 著武弁:戴上武士的头盔,指转变为武士。
- 太多才:非常有才华。
- 笔墨争似:指文人的才华和武士的武艺相比较。
- 钩戟:指武士所使用的兵器。
- 容易到云台:容易达到高位,指武士的晋升。
- 余子:指作者自己。
- 转手:转身,离开。
- 平生胸臆:一生的志向和抱负。
- 勇去莫徘徊:勇敢地离去,不要犹豫。
- 事业上金石: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 人世自欢哀:人世间的欢乐和悲哀。
译文及注释详情»
黄机简介: 黄机(约公元1130年—约公元1190年),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他是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黄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黄机的文学才华超群,早年即以诗文脍炙人口。他尤擅长写山水田园,笔调清新朴素,自成一格。黄机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其所含的哲学和历史内涵。 黄机著有多部文集和诗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竹斋诗余》,该书共收录了黄机的300多首诗歌,并在当时广泛流传。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乐府诗和七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机的出生和死亡年份并不确定,但根据记载,他生于公元1130年左右,逝于公元1190年左右。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