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
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
译文及注释:
松顶:松树的顶端
留:停留
衣:衣服
上:在……上面
玉霄:玉皇大帝所在的地方
永传:永远传承
异迹:奇特的迹象
中条:中天的地方
不知:不知道
揖:行礼
遍:到处
诸仙:各位仙人
否:是否
欲请:想要请教
还丹:还丹药
问:询问
昨宵:昨晚
注释:
松顶:指松树的顶部,意为高处。
留衣:指留下衣物,表示停留。
玉霄:指玉皇大帝所在的地方,也指天上的仙境。
永传:永远传承。
异迹:指仙人的神奇迹象。
中条:指中条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揖遍:向所有的仙人行礼。
诸仙:指所有的仙人。
还丹:指请教仙人如何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问昨宵:询问仙人昨晚的经历。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郑遨简介: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著名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据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一直“嫉世远去”,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郑遨一生的诗篇大都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局的关注,寄托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郑遨的作品以田园诗、山水诗、议论文等为主,他的诗风清新优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中,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最为著名,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草木凋零、羌笛悲鸣的壮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和离别之痛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郑遨去世于太和十一年(公元939年),享年74岁。他对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诗歌领域,成为了当时唐代文学史上难以替代的重要人物。[[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3%91%E9%81%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