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登高晓蹋巉岩石,
冒冷朝冲断续烟。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译文及注释:
龙旗飘扬指向极边,到那时还有二三千。登高时清晨践踏崖石,
冒着寒冷朝霞冲烟。自学汉皇开辟土地,与周穆不同好仙仙。
秦民莫让无恩及,大散关东另有天。
注释:
龙旆飘飖:龙旗在风中飘扬,指的是军队行进的旗帜。这里表示作者身处边疆地区,可能是在执行军事任务。
二三千:表示距离很远,可能是指行军的路程。
登高晓蹋巉岩石:登上高山,踏着险峻的岩石。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前行的决心。
冒冷朝冲断续烟:冒着寒冷,朝着冒着断续的烟雾前进。形容作者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坚持前行。
自学汉皇开土宇:指作者自学成才,像汉朝的皇帝一样开拓土地,开创事业。
不同周穆好神仙:与周朝和穆王不同,更喜欢仙人和神仙。表达了作者对仙人和神仙的向往和追求。
秦民莫遣无恩及:秦朝的人民不要让我没有恩情。表达了作者对秦朝人民的感激之情。
大散关东别有天:大散关东是指边疆地区,意味着边疆地区有着与中原不同的天地。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地区的独特之处的认同。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仁裕简介: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出生地为秦州上邦(今属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他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他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的仕途之路,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务。同时,他也开始了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据《旧五代史·王仁裕传》记载:“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 综上所述,王仁裕生于公元880年,去世时间资料未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