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碛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遥传戎旅作,已报关山冷。
上将顿盘阪,诸军遍泉井。绸缪阃外书,慷慨幕中请。
能使勋业高,动令氛雾屏。远途能自致,短步终难骋。
羽翮时一看,穷愁始三省。人生感然诺,何啻若形影。
白发知苦心,阳春见佳境。星河连塞络,刁斗兼山静。
忆君霜露时,使我空引领。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