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译文及注释: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军事衙推秦济,带着一只羊和一只猪,投入恶溪的潭水中,让鳄鱼食用,并告诫它们说:
古时候,先王统治天下,山山水水,无论是什么虫蛇恶物危害百姓,都会被赶出四海之外。后来,国家的德行逐渐衰退,无法远赶,只能将它们赶到江汉之间,甚至还有些被遗弃在蛮、夷、楚、越之地。更何况潮岭海之间,离京师万里之遥呢?鳄鱼孵化生长在这里,也是它们的领地。如今,天子继承唐位,神圣仁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都是他的管辖范围;更何况禹迹所及,扬州附近的土地,由刺史和县令治理,出贡赋以供奉天地宗庙和百神之祀。鳄鱼是不能与刺史共处于这片土地上的。
刺史接受了天子的命令,守卫这片土地,治理这些百姓,而鳄鱼却在恶溪潭里不安分,占据着食用百姓的家畜、熊、豕、鹿、獐,以此来滋养自己和后代;与刺史对峙,争夺领地。刺史虽然身体虚弱,但也不肯低头,为了百姓和官员的尊严,偷偷地活在这里。既然接受了天子的命令,就必须与鳄鱼辩论。
如果鳄鱼有智慧,就应该听从刺史的话:潮州的南面是大海,无论是鲸鱼、大鹏鸟,还是小虾、小蟹,都可以在那里生存和繁衍,鳄鱼也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游荡。现在与鳄鱼达成协议:三天内,它们必须率领丑陋的同类南徙海中,以避开天子的命令;如果三天内无法完成,就再给两天时间;如果五天内还是无法完成,就再给两天时间;如果七天内还是无法完成,那么它们就是固执不化,不肯迁徙。这样的话,刺史就不必听从它们的话了;否则,鳄鱼就是冥顽不灵,刺史虽然有话,也听不到也不知道。如果鳄鱼傲慢地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听从刺史的话,不肯迁徙以避免危害百姓,那么它们都可以被杀死。刺史会选出有才干的官员和百姓,操纵强弓毒箭,与鳄鱼作战,必须杀死它们才能停止。这样做是不会后悔的!
注释:
维年月日:表示时间,具体日期不详。
潮州刺史:指当时的地方官员。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使军事衙推秦济:派遣军事官员秦济前往执行任务。
羊一、猪一:指一只羊和一头猪。
恶溪之潭水:指一个名为“恶溪”的溪流中的潭水。
鳄鱼:指生活在恶溪潭水中的鳄鱼。
先王:指古代的君主。
列山泽,罔绳擉刃:指古代君主驱逐恶物的手段。
四海之外:指中国境外。
江汉之间:指长江和汉水之间的地区。
蛮、夷、楚、越:指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和周边的国家。
潮岭海之间:指潮州所在的地区。
天子:指当时的皇帝。
嗣唐位:指继承唐朝皇位。
神圣慈武:指当时的皇帝李世民。
六合之内:指整个世界。
禹迹所揜:指禹治水的足迹所及之地。
扬州之近地:指扬州周边的地区。
刺史、县令:指地方官员。
贡赋:指向中央政府上缴的税收。
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指用于祭祀天地和神灵的土地。
睅然不安:形容鳄鱼的不安和不满。
熊、豕、鹿、獐:指森林中的野生动物。
亢拒:指鳄鱼对刺史的抵抗和反抗。
驽弱:指刺史的软弱无力。
伈伈睍睍:形容人的羞愧和不安。
辨:指与鳄鱼争辩。
鲸、鹏:指大海中的巨型动物。
丑类:指鳄鱼及其它类似的恶物。
南徙于海:指鳄鱼迁徙到大海中去。
冥顽不灵:形容鳄鱼的顽固和不听劝告。
杀:指对不听从命令的鳄鱼进行杀戮。
选材技吏民:指选取能力强、技术高的官员和民众。
操强弓毒矢:指使用强力的弓和带有毒素的箭。
必尽杀乃止:指必须杀死所有的鳄鱼才能结束这个问题。
无悔: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后悔之意。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祭鳄鱼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虽然原来的名字是《鳄鱼文》,但在《古文观止》中被改成了现在的名字,这是因为不少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祭文或檄文。文章讲述了恶溪中的鳄鱼危害百姓的故事,并劝诫鳄鱼迁移。虽然文中提到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后,鳄鱼消失了,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不确定。
尽管如此,《祭鳄鱼文》仍被视为一篇佳作,体现了韩愈为民除害的思想。文章语言简洁紧凑,词藻精妙,表达了作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吁。文章虽然短小,但意义深刻,跌宕有力,让人一读难忘。而且,文章中“兴问罪之师”的用法,让人感受到韩愈为文的大胆与豪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来是一篇祭文的文章,但作者却将祭文写成了檄文。这也是《祭鳄鱼文》的一大特点。正如曾国藩所评:“文气似司马相如《谕巴蜀檄》,但彼以雄深胜,此以矫健胜。”文章用词犀利,表达了作者强烈而直接的态度,彰显了作者追求真相和表达真情的决心。
总之,《祭鳄鱼文》虽然题材简单,但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又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思辨能力。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更对于我们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评析详情»
创作背景:
《鳄鱼文》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被贬为潮州刺史时所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内容是关于恶溪中的鳄鱼所带来的危害,呼吁鳄鱼迁移。
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在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他听到恶溪中的鳄鱼危害了附近百姓,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中,韩愈引用了《尚书》中的“物损则移”,即物体受损害时应该搬移,而不是随意杀害。他认为,鳄鱼是自然界中的生灵,也应该得到呵护和保护。
《鳄鱼文》的创作背景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为潮州刺史,处境十分艰难。他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民生疾苦,振作精神,写下了这篇文章。虽然传说中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后,鳄鱼消失了,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不确定。不过,这篇文章因为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吁,至今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一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hán yù)派遣部下军事衙推秦济(qín jì),把一只羊、一头猪,投入恶溪的潭水中,送给鳄鱼吃,同时又警告它:古时候的帝王拥有天下后,放火焚烧山岭和泽地的草木,用绳索去网捉、用利刃去刺杀,以除灭虫、蛇等那些给人民带来危害的动物,并把它们驱逐到四海之外去。到了后世,帝王的德行威望不够,不能统治远方,于是,长江、汉水之间的大片土地只得放弃给东南各族;更何况潮州地处五岭和南海之间,离京城有万里之遥呢?鳄鱼潜伏、生息在此地,也就很自然了。当今天子继承了大唐帝位,神明圣伟,仁慈英武(yīng wǔ)。四海之外,天地四方之内,都在他的安抚统辖之下。更何况潮州是大禹足迹所到过的地方,是古代扬州的地域,是刺史、县令治理的地区,又是交纳贡品、赋税以供应皇上祭天地、祭祖宗、祭神灵的地方呢?鳄鱼是一定不可以同刺史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刺史接受天子的任命,镇守这块土地,治理这里的民众,而鳄鱼竟敢不安分守己地呆在溪潭之中,占据一方吞食民众、牲畜、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体,繁衍自己的后代,与刺史抗衡,争当统领一方的英雄。刺史虽然驽钝软弱,又怎么能向鳄鱼低头屈服,胆怯害怕,给治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并在此地苟且偷安呢?而且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推行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录《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