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玄都观》拼音译文赏析

  • zài
    yóu
    xuán
    guān
  • [
    táng
    ]
    liú
  • bǎi
    tíng
    zhōng
    bàn
    shì
    tái
    táo
    huā
    jìng
    jìn
    cài
    huā
    kaī
  • zhòng
    táo
    dào
    shì
    guī
    chù
    qián
    liú
    láng
    jīn
    yòu
    lái

原文: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及注释
百亩庭中,一半被苔覆盖,桃花已凋零,菜花正盛开。
种桃的道士归去何处,曾经来过的刘郎又再次到来。
注释:
百亩庭中:指庭院面积达到百亩,非常广阔。

苔:指生长在地面或墙壁上的青苔,常见于潮湿环境。

桃花净尽:指桃花已经开完了,没有了。

菜花开:指菜花正在盛开。

种桃道士:指种植桃树的道士。

刘郎:指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

前度:指过去的时光。

今又来:指刘禹锡又来到这里。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是一首寓意深刻、动人心魄的长诗。该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另一首长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与前一首诗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命运的反思以及对士人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追求。 该诗主要写玄都观景象的变化。诗中描绘了一片萧条的景象:曾经繁盛的玄都观已经荒废残败,代之而起的是不足以供观赏的菜花,广场上半数长满了青苔。此景象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士人文化的衰退和失落。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过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沉痛,还强调了士人风范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是一种追忆与警醒。 此外,该诗也体现了刘禹锡的思想洞察力和反抗精神。在诗中,作者犀利地揭示了士人社会的黑暗面和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尤其是对当时的权贵武元衡进行了嘲弄和鞭挞,表达了他对过去不堪回首的遭遇的不满和反思,并且表示决不屈服于任何打击和威胁。 综上所述,《再游玄都观》是一首富有哲理深度和反抗精神的长诗,通过对较量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对人物与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对士人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追求,显示了唐代士人的风范和情怀。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再游玄都观》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的一首诗,它可以算是刘禹锡另一首长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 据了解,十四年前,刘禹锡因为赋写玄都观诗而得罪了权相武元衡,被远窜岭南。而这十四年的时间里,刘禹锡一直在思考并反省自己的错误,也一直怀念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玄都观。直到文宗大和二年,刘禹锡“复为主客郎中”,获得了重返长安的机会,并走访了很多曾经熟悉的地方,其中就包括玄都观。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对武元衡等人进行了嘲笑和鞭挞,表达了自己对过去不堪回首的遭遇的不满和反思。他描述了玄都观的萧条景象,显然是在暗示武元衡等人已经离开了政治舞台,失去了曾经的权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也强调了玄都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并对自己曾经的过失表示了懊悔和悔改之意。 可以说,《再游玄都观》是刘禹锡在反思自己遭遇的同时,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对人物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士人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玄都观:一座道观之名。 偌大:这般大、如此之大。 庭院:院子、大门口外的空地。 长满:遍布、充满。 青苔:一种由苔藓科苔草属植物形成的绿色生物群落。 原:曾经。 盛开:开得很茂盛。 荡然无存:荡然无存、全无。 菜花: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多为白色或黄色。 辛勤:艰苦劳动。 种:种植、培育。 道士:道家的修行者。 如今:现在。 去了:去了、离开了。 前次:之前、上一次。 题诗:为题作诗。 贬:贬低、辱没。 长安:古都、首都。 注释: 该段文字描绘了玄都观的景象,和过去道士们种植桃花的事情,以及刘禹锡重返玄都观的情况。其中,“玄都观”是一座道观的名字,“偌大庭院”指的是道观的院子,一半都被青苔覆盖了。“原盛开的桃花”已经消失无踪,只有菜花在花园中生长。道士们曾经辛勤地种桃,但现在不知所踪。此时,因为看完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刘禹锡再次回到了玄都观。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禹锡简介
唐朝 诗人刘禹锡的照片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