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拼音译文赏析

  • chén
    tài
    qiū
    yǒu
    /
    xíng
  • [
    nán
    beǐ
    ]
    liú
    qìng
  • chén
    tài
    qiū
    yǒu
    xíng
    zhōng
    guò
    zhōng
    zhì
    tài
    qiū
    shè
    hòu
    nǎi
    zhì
    yuán
    fāng
    shí
    nián
    suì
    mén
    wài
    wèn
    yuán
    fāng
    zūn
    jūn
    zài
    yuē
    dài
    jūn
    jiǔ
    zhì
    yǒu
    rén
    biàn
    便
    feī
    rén
    zaī
    rén
    xíng
    xiāng
    weǐ
    ér
    yuán
    fāng
    yuē
    jūn
    jiā
    jūn
    zhōng
    zhōng
    zhì
    shì
    xìn
    duì
    shì
    yǒu
    rén
    cán
    xià
    chē
    yǐn
    zhī
    yuán
    fāng
    mén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及注释
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但是朋友迟迟未到,太丘便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达。当时,元方年仅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家?”元方回答:“他等你等得太久了,已经走了。”朋友听了很生气:“这不是人啊!和人约好一起出行,结果却把人放鸽子。”元方说:“你和你家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如果你不到,那就是不守信用;如果你骂你的父亲,那就是不懂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引领元方进门,但元方却不理他。
注释:
陈太丘:指唐代诗人陈子昂。

期行:约定一起出行。

期日中:约定在中午时分。

过中不至:过了中午还没有到。

舍去:放弃,不等待。

元方:指陈子昂的儿子陈元方。

门外戏:在门外玩耍。

尊君:尊敬的先生,指陈太丘。

待君久不至:等待你很久了还没有到。

已去:已经走了。

非人哉:不像人啊,表示不满。

相委而去:相互托付而离开。

无信:没有信用,不守信用。

对子骂父:指不尊敬长辈,不懂礼貌。

无礼: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

惭:惭愧,感到不好意思。

下车引之:下车引导他,表示道歉。

入门不顾:进门后不理会他,表示不满。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名士交往言谈 [[2](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fdd8e5e7d5ac.aspx)]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散文集,该书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其中,陈太丘与友期这则佳话就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之一。 此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发展的高峰时期,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名士们的思想交流和文化创作。在这个时期里,魏晋文化思潮繁荣,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交相辉映,在这样的思想大环境下,名士们对待生命和人生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颇具文学特色的创作。 创作背景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深入了解作品的制作时代、文化特征和作者的心理活动。陈太丘与友期描绘了当时名士之间的友情和礼仪,通过小孩子的言辞来突出信用和礼貌的重要性。这一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结合,也表现了魏晋文化中人们对于礼仪、道德的重视和崇尚。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则故事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佳话,以陈太丘与其友人之间的约定未能实现为背景,通过对友人失信、缺乏礼貌和陈太丘的坚持,以及小元方的言辞展现了信用和礼仪的重要性。 文章首先强调了约定的重要性。陈太丘按照约会进行行动,而友人失信并未按时到达,陈太丘没有忍耐,离去。这不仅是友人失信的表现,也是对陈太丘时间和耐心的不尊重。作者在此设定,强调了约定的信守和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而小元方的话语更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他指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并批评友人不讲礼貌。这两句简短的话语表明了小孩子们对友人失信和缺乏礼貌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家庭或社交场合接受的良好教育。通过小元方的话语,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真理:在人际交往中,信用和礼仪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整个故事流畅、自然,文字简洁有力。文章以小孩子的话语来呈现主题,对友人进行无声指责,并最终得以感化。作者在文章中巧妙地揉合了现实的情境和理论上的思考,引人深思。同时,文章也通过对小元方的言行进行评价,表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宽容、理解与尊重。 鉴赏详情»


赏析
《世说新语》中的这个故事以陈太丘与友人之间的约定未能实现为背景,通过对失信和缺乏礼貌的描述,呈现出一个关于信用和礼仪的主题。 文章首先强调了约定的重要性。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同行,但友人迟迟未到,陈太丘不得不离开。这不仅是友人失信的表现,也是对陈太丘时间和耐心的不尊重。作者在此设定,强调了约定的信守和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而小元方的话语更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他提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揭示了友人无信的事实。然后他又指出,当着孩子的面骂别人的父亲是非常失礼和不尊重的行为。这两句简短的话语,让友人深感惭愧,下车来寻求小元方的原谅。 通过小元方的话语,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真理:在人际交往中,信用和礼仪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这个小男孩的言辞也展现了他深厚的家庭教育和人文素养,值得赞赏。 整个故事流畅、自然,文字简洁有力。文章以小孩子的话语来呈现主题,对友人进行无声指责,并最终得以感化。作者在文章中巧妙地揉合了现实的情境和理论上的思考,引人深思。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陈太丘(chén tài qiū):陈姓,名太丘,为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人物。 相约(xiāng yuē):约定、商量好一起做某事。 中午(zhōng wǔ):一天中正午十二时前后的时间。 离开(lí kāi):离去、走开。 元方(yuán fāng):元姓,名方,为故事中的小男孩。 门外(mén wài):在门口或门外面。 玩耍(wán shuǎ):闲逛、嬉戏。 问(wèn):询问、打听。 父亲(fù qīn):指自己的爸爸。 等了(děng le):等待了。 已经(yǐ jīng):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完成。 生气(shēng qì):因不满、愤怒而情绪激动起来。 不是人(bù shì rén):形容对方的行为极度恶劣,让人失望、沮丧。 不讲信用(bù jiǎng xìn yòng):不遵守约定,失去诚信和信誉。 骂(mà):用言语侮辱、责备。 没有礼貌(méi yǒu lǐ mào):举止言语不符合道德规范,缺乏教养和修养。 感到(gǎn dào):产生某种感觉或认识。 惭愧(cán kuì):因为自己的过错或不足而感到惭愧、内疚。 下了车(xià le chē):从车里下来。 拉(lā):用手握住对方的手或衣角等,表示亲近或安慰。 头也不回(tóu yě bù huí):形容一个人离开时态度强硬、不回头看别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义庆简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义庆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他的著作有《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