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判官》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dǒng
    pàn
    guān
  • [
    táng
    ]
    gāo
    shì
  • féng
    jūn
    shuō
    xíng
    mài
    jiàn
    bié
    jiāo
    qīn
    weí
    cái
    jiāng
    jūn
    zuò
    zhǔ
    rén
  • jìn
    guān
    duō
    xuě
    chū
    sài
    yǒu
    fēng
    chén
    cháng
    dāng
    yòng
    nán
    ér
    shēn

原文: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译文及注释
逢君说行迈,遇见贵人就要说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展示自己的才华。倚剑别交亲,手扶剑杆告别亲友。幕府为才子,官场上有才华的人被称为幕府。将军作主人,将军是主人,招待客人。近关多雨雪,靠近边境地区经常下雨下雪。出塞有风尘,出塞即是出征,有风吹起尘土。长策须当用,需要长远的计划和策略,男儿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责任。
注释:
逢君:遇见贵人。

说行迈:说话行动都得当。

倚剑:靠着剑。

别交亲:离别交好友。

幕府:官府。

才子:有才华的人。

将军:军队的统帅。

近关:靠近边境的地方。

风尘:指行军的辛苦和劳累。

长策:长远的计划。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莫顾身:不要顾及自己的安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适简介
唐朝 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