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及注释:
从西山道口向北走,越过黄茅岭,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向西出去,寻找却一无所获;另一条稍微向北转东,不过四十丈,土地断裂,河流分开,有一堆积石横在河边。上面形状奇特,像是睥睨和梁欐,旁边有堡垒,像是门。看上去很黑,扔了一块小石头,立刻听到水声,声音激越,持续了很久才停止。周围可以爬上去,眺望很远,没有土壤却生长着美丽的树和坚硬的箭,树枝稀疏,有时倒下,看起来像是智者设计的。啊!我一直怀疑造物主的存在与否,但现在越来越相信。我还惊讶于它为什么不在中州,而是在这些夷狄之地,而且千百年来没有人能掌握它的技艺,这是徒劳而无用的。如果神明不应该这样,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呢?有人说:“这是为了安慰那些在这里受辱的贤人。”还有人说:“它的灵气不是为了伟人,而是为了这个物体,所以楚国南部少有人而多有石头。”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
注释:
注释:
- 西山道口:指西山的入口处。
- 逾黄茅岭而下:越过黄茅岭向下行走。
- 二道:指两条路。
- 寻之无所得:走了其中一条路后,找不到出路。
- 少北而东:向北稍微转弯,然后向东行走。
- 土断而川分:土地被切断,形成了两条河流。
- 积石横当其垠:河边堆积着大石头。
- 睥睨、梁欐之形:形状像睥睨和梁欐。
- 堡坞:指堡垒和城墙。
- 投以小石:扔了一些小石头进去。
- 洞然有水声:听到了清脆的水声。
- 其响之激越:水声的响度越来越大。
- 环之可上:可以绕着河边走上去。
- 嘉树美箭:指生长在那里的树木,形状美丽,木质坚硬。
- 疏数偃仰:树木的枝干稀疏,有的向上生长,有的向下弯曲。
- 类智者所施设也:像智者设计的一样。
- 造物者:指上帝或其他创造世界的神。
- 中州:指中原地区,即中国的中心地带。
- 夷狄:指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
- 伎:指技艺。
- 固劳而无用:虽然费力却没有什么用处。
- 神者:指神明。
- 傥:或许。
- 不宜如是:不应该这样。
- 其果无乎:指神明是否真的存在。
-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为了安慰那些有才华但却被困在偏远地区的人。
-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合这些石头的生长,所以这里的人口相对较少。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篇《小石城山记》这样的作品一样,将荒凉、寂寞、无人的小石城山描绘得如此真实、深刻呢?
在这篇散文中,柳宗元寓情于景,通过对小石城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小石城山虽然荒凉寂寞,但是柳宗元却能从中感受到美丽。他描绘了小石城山偏僻荒凉的地理位置和存在的困难,同时也强调了小石城山的独特之处和美丽之处。例如,“岩径蜿蜒”,“石峦交错”,“绝顶云涛”,这些描写都展现出小石城山的壮美和优美。
在描写中,柳宗元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他使用了排比句来强调小石城山的荒凉与美丽之间的反差。“既无鸡犬之声,又无车马之音;闲花落地,流水东逝。”这些字句形象生动,真实自然,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小石城山的清幽和寂静。
此外,柳宗元也非常注重对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描写来透露出小石城山的情感。例如,“山中无人,但有鹤鸣日夕”,“昔人已没,路在石峦之中”等等,这些细节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小石城山的孤独和清幽。
总的来说,《小石城山记》是一篇描写小石城山荒凉、寂静、美丽的散文。作者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独特的情感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小石城山的壮美和优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这篇文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伟大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唐末时期成为王叔文的门生,参加了王叔文的革新运动,由此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十年的戴罪时期,让柳宗元经历了人生最为困厄和孤独的日子。
到达永州后,柳宗元的母亲去世,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遭受统治者的攻击和诽谤,心情异常沉重。然而,永州这座山水幽奇、雄险峻秀的城市,却给了他极大的精神慰藉。他在永州的十年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寻找着开拓胸襟的机会,使内心得以得到宣泄和净化。作为他的游历结晶,《永州八记》成为柳宗元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在戴罪期间的心境和情感。
尽管永州的十年对于柳宗元来说是生命中最艰难的十年,但恰恰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成功取得了历史评价中最为光辉、最为杰出的成就。这也证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由于永州的重要性,柳宗元便在此处留下了他的名作《永州八记》,让我们今人能够品味到这段历史中的真情实感,体会到这位文化巨匠内心的独白。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且充满了神秘色彩。作者通过对小石城山的描写展示出他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深入思考,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细致观察和心境感受。
下半段则是议论部分,作者结合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思考,进行了一系列感性的质疑和探讨。他首先提出了“孰知不说之人,非有大罪乎?”的疑问,针对当时士人缺乏真知灼见、不愿或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这一现象进行批判。随后,作者又用“我以是言,诚幸而已。左右之人,未必皆然”,自谦自己的看法只是个人所感,并提醒读者要保持审慎态度。他还就“名利”、“荣辱”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辱过无妨,名利何足挂齿”,同时抨击当时缺乏自由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全文以叙事方式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自然流畅,字字珠玑,充满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思辨精神,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总之,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其细腻、准确地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和反思。这篇文章还体现了柳宗元文学风格的特点,即用文字精练而深刻地表达出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邃内敛的文化情怀。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向东北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注释】:
黄茅岭:中国传统地名,在今河南省淅川县。
积石:指被水流冲刷在一起的大石块。
矮墙和栋梁的形状:石山形状像房屋建筑中的檐口构件。
堡垒:可供防御用的高墙或塔楼。
洞:山洞或洞穴。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注释】:
洪亮:声音洪大、响亮。
消失:逐渐减弱,最终停止。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注释】:
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这里的树木和竹子指生长在石山上的植被。
疏密有致:分布得很有规律。
高低参差:高度参差不齐。
智慧的人:指具有建筑或园林设计技能的人。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
造物者:指上帝、神灵或自然界的力量。
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指偏远、落后、民风淳朴的地区。
佳胜景色:美丽的自然景观。
贤人:指有才德的人。
钟灵之气:指山川所具有的灵气。
作者对石山景观的疑惑和好奇心,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探究精神和敬畏之情。同时,对于“造物者”的存在与否,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尔时之通假字多,或为兴文,或非本音。然以其俊秀足以相补,不可不知也。
其一,通假“稍”为“少”,减少之意。古人倡言“温故而知新”,而此乃术语之殷切提示也。
次,通假“挡”通“当”,止于其中,阻于其间。如行车道上之红灯,防止危险之发生,必需加以注意。
再,通假“技”为“伎”,此处指景色之美。遥想《庐山谣》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句,正是此类美景的流露。
又,通假“埤堄”为“睥睨”,乃指城墙上之齿状构造,以及因此而显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正如宋代名士范成大所说:“城头月色三分白,更看隔墙有佳色”。
终,通假“倘”为“傥”,均表示假设或许之意。在汉语中,意思近似的词语颇多,而这种通假现象亦为其它语言中所普遍存在的现象。
另外,此篇文章中还有一些虚词的活用。如名词“北”活用为动词,表示向北方走;名词“下”活用为动词,表示向下方走;名词“环”活用为动词,表示盘旋攀爬。这种语言现象,清晰而富有变化性,形式与意义相统一。
最后,连词“而”在文章中亦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有逐步衍生之顺承关系,有次第承接之关系,有并列关系,有转折关系。这种应用的灵活性,于文学创作以及口头表达中皆有所体现。
总之,通假字、名词活用、虚词活用、连词应用等语言现象,展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柳宗元在《刻意作文九篇》中所说的:“言为心声之镜,文为人生之表”。
文言现象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后世编撰柳宗元作品《柳河东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