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拼音译文赏析

  • cóng
    jūn
    xíng
  • [
    táng
    ]
    yáng
    jiǒ
  • fēng
    huǒ
    zhào
    西
    jīng
    xīn
    zhōng
    píng
    zhāng
    fèng
    tiě
    rào
    lóng
    chéng
  • xuě
    àn
    diāo
    huà
    fēng
    duō
    shēng
    níng
    weí
    bǎi
    cháng
    shèng
    zuò
    shū
    shēng

原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及注释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火炬。
照:照耀。
西京: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心中:内心。
自:表示强调。
不平:不满意。
牙璋:古代官员出使时佩戴的一种装饰品。
辞:告别。
凤阙: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铁骑:指骑兵。
绕:围绕。
龙城:指城池。
雪暗:暴风雪天气。
凋旗画:旗帜在风中凋零。
风多:刮风。
杂:混杂。
鼓声:指战鼓声。
宁为:宁可做。
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一个职位,指率领百人的军官。
胜作:胜过做。
一书生:指一个读书人。
注释: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烟火信号。

西京: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牙璋:古代官员出使时佩戴的一种装饰品。

凤阙: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铁骑:指骑兵。

龙城:指边境要塞。

凋旗:指战争中落败的旗帜。

百夫长:古代军队中的一个官职,负责指挥一百人。

一书生:指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普通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高宗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频繁侵扰甘肃一带,战火纷飞。当时的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抵御敌军。这次战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牺牲惨重,伤亡无数。在这个背景下,一位名叫杨炯的诗人写下了《悲甘州》这首抒发心声的诗作。 据《唐诗解》的记载,该诗作者杨炯观察到当时的朝廷只注重武功而轻视文化,只看重武官而不关注文官,因此感到有所不平,于是写下这首诗作来表达内心的牢骚。他认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尊重。 通过这首诗作,我们可以看到杨炯对于战争的痛苦和对于朝廷政策的不满。他在诗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抒发了他对于战争的痛苦和对于家庭的思念之情。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文人的无奈和不满:“忽闻岷王叹,悲甘州路长。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妨。”这表明他希望朝廷能够平衡文治和武功,尊重文人,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作是杨炯对于当时政治、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呼吁。它不仅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社会动荡,也折射出了当时文化蕴藏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呼吁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和文化人才的培养,让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场战役的激烈和复杂。最后两句“陌头霜白骨,旧国神州空。月明中,只见秦淮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军队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惨痛损失和对于故土的无限怀念。通过“陌头霜白骨”,表现出悲壮的战争景象,令人感受到战场上的残酷和悲凉。最后两句,通过月色和秦淮河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揭示了一个读书士子在紧急时刻选择自愿从军、参加战斗的背景和过程,抒发了他对于国家兴亡和对故土的深情厚爱。同时,通过对环境气氛、情节和人物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才华和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爱国精神,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注释:边塞,指边疆;报警烽火,指边境用来传递警报的烽火;长安,唐朝时期的都城;壮士,指勇士、英雄。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注释:朝廷,指国家中央政府;将帅,指高级军官;宫门,指皇宫的大门;铁甲,指全身穿戴铁质防护装备;骑士,指骑兵中的精英;据点,指敌军驻守的重要地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注释:雪搅昏天,形容大雪纷飞、视线模糊;军旗褪了彩色,指因风雪原因,军旗颜色不再鲜艳;风狂刮,指狂风呼啸;鼓声,指战斗中击鼓鼓舞士气的声音。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注释:百夫长,指军队中负责一百人左右的中级军官;冲锋陷阵,指带领士兵勇往直前攻击敌人;耐守笔砚,指不愿意在安静的环境中写作或者从事文职工作;书生,指读书人、文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炯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