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及注释:
千山之中,鸟儿飞行稀少,万条小路上,人的足迹已经消失。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独自坐在小船上,孤独地在寒冷的江水中垂钓。
注释:
千山鸟飞绝:千山之中,鸟儿已经飞走了,不再有声音。
万径人踪灭:万条小路上,人的踪迹已经消失了,没有人经过。
孤舟蓑笠翁:一只孤独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戴着蓑衣和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他独自一人在冰冷的江水中垂钓,周围落满了雪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清高情感的山水诗。这首诗以押仄韵的五言绝句形式呈现,描写了一位老渔翁在大雪纷飞中独自垂钓的情景。
诗中的山水与天地,被描绘得十分幽静寂寥,没有一丝瑕疵,万籁俱寂,形成一种虚无缥缈的境地。而垂钓的老渔翁则展现了清高孤傲的性格,似乎完全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和浮华。
这样的境地和人物形象,可以看作是柳宗元在逃离政治现实后创造的一种幻想境界,同时也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恼。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种富有情感厚重的心灵抒发。
总体而言,柳宗元的《江雪》以简约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巅峰之作。
赏析详情»
大话诗人:
柳子厚,神龙降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出身自河东,小桥流水绝非寻常,他的笔下可谓真情实感。韩愈之辈自叹不如,惟有与其并称“韩柳”,以表敬意。其山水游记与山水诗,更是富有传奇色彩。柳派清峻冷峭,文学界称之为“柳式”。笔走龙蛇,铸就千古名篇。他的诗文,揭露了社会矛盾,展现了一代文学家的责任担当,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美学遗产。历经千年,柳子厚之名犹如流芳百世的松柏,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文化的沉香之气里。
大话诗人详情»
煮酒论诗词:
清明节,
千山万径竟绝灭。
风停雪歇渔翁静,
寒江独钓自如饭。
此情此景无限意,
忘却尘世爱自由。
沉浸自然清风醉,
莫问吾何几斗酒。
煮酒论诗词详情»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激荡的一年。在这一年,柳宗元参加了由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希望能够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政治局面进行改革。然而,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革新运动遭遇失败,导致许多人被贬官或遭受打压。
其中,柳宗元被贬官到名为“南荒”的永州。虽然他在任所名为司马,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反而受到地方官员的监视和打压,常常被称作“罪犯”。生活上也十分困苦,因为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将就在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坛上的大家,智慧和才华备受推崇。然而,这次的贬官之旅对他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刺激和折磨。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从未如此失意和郁闷,而政治的黑暗也让他感到绝望和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柳宗元将自己对政治失望和对清高孤傲的情感借鉴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他通过描绘山水,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幽愤和痛苦。在那困境重重的南荒,他写下了“江雪”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诗歌融为一体,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伟大奇迹。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基本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注释: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江雪》中的一段描写。作者用深刻的意象描绘了孤独的感觉,山无鸟鸣,路上无人,唯有一个老翁在江上独自垂钓。这段描写将自然、人物和情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淡泊的感觉。
升华译文: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这是对基本译文的升华,对于景物的描写更加丰富细腻,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的深度描述,强化了感情的宁静和孤独。江河、山峦、路途,将读者带入一个祥和而恬静的场景中,让人感觉到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
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后世编撰柳宗元作品《柳河东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