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仙引·才过笄年》拼音译文赏析

  • xiān
    yǐn
    ·
    cái
    guò
    nián
  • [
    sòng
    ]
    liǔ
    yǒng
  • cái
    guò
    nián
    chū
    wǎn
    yún
    huán
    biàn
    便
    xué
    shàng
    zūn
    qián
    wáng
    sūn
    suí
    fēn
    xiāng
    suàn
    děng
    xián
    chóu
    xiào
    biàn
    便
    qiān
    jīn
    yōng
    cháng
    zhī
    róng
    huá
    tōu
    huàn
    guāng
    yīn
  • shòu
    jūn
    ēn
    hǎo
    huā
    weí
    zhǔ
    wàn
    dān
    xiāo
    fáng
    xié
    shǒu
    tóng
    guī
    yǒng
    què
    yān
    huā
    bàn
    miǎn
    jiào
    rén
    jiàn
    qiè
    cháo
    yún

原文: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刚刚过了成年礼,刚开始梳起云鬟,就学会了歌舞。在宴席上,王孙们按照自己的身份相互许诺。虽然轻松愉快地交换笑语,但千金之身却不愿轻易嫁妆。常常担心容颜易逝,光阴虚度。已经得到了君王的青睐,更喜欢与花为伴。即使是万里丹霄,也不妨手牵手一起回家。永远放弃烟花伴侣,免得被人看见,像朝云暮雨一样短暂。
注释:
才过笄年:指女子刚刚过了15岁,即成年的年龄。
初绾云鬟:指女子刚刚开始梳起头发,还没有成为成年女子的标志。
便学歌舞:指女子开始学习歌舞,以备婚礼之用。
席上尊前:指女子在宴席上坐在主人的身旁。
王孙随分相许:指女子与富贵人家的子弟相互许配。
算等闲、酬一笑:指女子对富贵人家的子弟的轻描淡写的态度。
便千金慵觑:指女子对金钱的不在意。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指女子担心自己的美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光阴虚度:指时间的流逝。
已受君恩顾:指女子已经得到了男子的青睐。
好与花为主:指女子喜欢花卉,以花卉为主要爱好。
万里丹霄:指遥远的红色天空。
何妨携手同归去:指女子希望与男子一起走向未来。
永弃却、烟花伴侣:指女子放弃了烟花般的短暂爱情。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指女子不愿意成为男子的妾室,宁愿像朝云暮雨一样短暂而美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柳永的这首词以歌妓的自述为主线,通过对她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展现出她向往自由、光明、高洁的人生理想。这一形象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底层女性的具体写照。 在诗的上片中,柳永描绘了这位歌妓厌倦风尘的心理活动,她不愿沉溺于肮脏的境地,渴望着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下片中,作者运用了强烈的措辞表达了她对自由生活和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描绘了她关于爱情、人生意义、自由等方面的思考,以及她积极寻求真正人生的过程。 整篇词穿插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审美情趣,此词词境的开拓对后世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女性形象的写作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女性和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关怀,呼唤人们尊重和理解歌妓们的不易,并引起了人们对这类群体的关注与思考。 赏析详情»


鉴赏
美。她愿意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人们,而不是只被视作花瓶。 下片则写她对生命的感悟。她深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但仍然有着向往自由、光明、高洁的心灵。她的眼里透露出一种思索、一种渴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不顾珠玉贵重,但愿身轻不倚。”这里,“金线”、“作嫁衣裳”都是古代女子的象征,指女子们一辈子都在为他人服务,难以摆脱束缚;“珠玉贵重”则指的是钱财,说明女主人公并非只是为了金钱而存在,而是希望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诗中的“不倚”二字,则表现出她的强大内心,希望自己像一株茁壮的柳枝,即使受到各种风吹雨打,也能坚强地生长。 整首诗虽然描述了一个歌妓的苦境,但通过诗人的笔触,反而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的高贵、勇敢和渴望自由的内心世界。这首词不仅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思考和关注,也是对平凡人生的追求和感悟。它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美丽与坚贞,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的深刻领悟,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与鉴赏。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新近才满十五岁,刚刚开始梳绾发髻时,我就学习歌舞了。酒宴席上酒杯前,曲意迎奉王孙公子。要是平平常常给我一个笑容,便是千金我也懒得看上一眼。 【补充汉字译文】 梳绾(shū guǎn):指盘发成髻。 曲意迎奉(qū yì yíng fèng):指演唱欢快的歌曲、跳动轻快的舞蹈,以示对贵客的礼遇。 【注释】 这两句话表达了少年时期的自信和开朗。年少时的柳永在有机会面对权贵时,不失为一个追求真话、真情的人,只要对方给予他一点关注,他就能用尽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来迎合对方。 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如今已受恩宠眷顾,要好好为花做主。万里晴空,何不一同牵手归去呢。永远抛弃那些烟花伴侣。免得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 【补充汉字译文】 害怕(hài pà):指惧怕。 恩宠眷顾(ēn chǒng juàn gù):指受到权贵的青睐和照顾。 为花做主(wèi huā zuò zhǔ):指为自己的爱情奋斗。 烟花伴侣(yān huā bàn lǚ):指那些只是来过客的情人。 【注释】 这两句话表达了一个成熟、深思熟虑的柳永。他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明白要把握住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不要虚度时光。他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决定要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拼搏,绝不再让自己成为“行云流水”、“三五年华”之类的过客,而要追求真正的幸福和长久的爱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他曾在宋仁宗朝当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