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及注释:
雪清洁了胡地,牧马归来;月明星稀,羌笛声响在戍楼之间。请问梅花落在何处?风吹了一夜,满山关。
注释:
雪净:雪花洁净无瑕。
胡天:指北方的天空。
牧马:放牧马匹。
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戍楼:边防的哨所。
梅花:寒梅花,常在冬季开放。
关山:指边境关隘和山脉。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将从汪中《述学·内篇》谈起,探讨诗文中的实数与虚数以及颜色字的实色与虚色之分,进而聚焦于高适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分析其中的虚景与实景之分,并探讨其所表现出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汪中在《述学·内篇》中提到了诗文中的实数与虚数的区别,近世学者进一步探讨了诗中颜色字的实色与虚色之分。这种区别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事物的把握与创造力,同时也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美学价值。高适的这首诗中就有着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整首诗十分详细地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前两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
在诗中,高适巧妙地使用了虚景与实景的对比,通过营造虚景中的羌笛之声、戍楼之间的明月等来表现出实景中的塞外春光,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而有趣。同时,整个诗歌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这既是文化的内在反映,也体现了诗歌的审美观。
总之,《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高适杰出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用其极富想象力的创作表现出了虚景与实景之分、塞外春光等等,使得整首诗呈现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与艺术价值。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边塞行》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这首诗描述了西北边塞地区的景色以及军士们孤独、辛苦的生活。据参考资料所述,高适在从军时曾多次到过边关,并在哥舒翰幕府度过一段时间。他深度体验了边塞的生活,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因此,他对于这个地区的情况了解得十分深入。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边塞”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其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都与唐朝的边塞防卫相关。唐代边疆地区不仅与外族长期对峙,还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使军民安危堪忧,而唐代的许多边塞诗歌在描绘士兵们在边疆拼搏、不屈不挠的同时也表达了唐代人民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边塞行》通过高适自身的亲身体验,刻画了边塞戍卒孤独忧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厚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用寥寥数语折射出大自然的宏伟壮观和军人的艰苦奋斗。这种穿越时空的感受,让读者感慨历史长河中人类所经历的不易,更对现代的和平生活倍加珍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高适、冰雪融尽、胡兵、月光皎洁
冰雪融尽,入侵的[[3](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5%85%B5)]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此文描写唐朝高适的作品《梅花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边塞军民的思念。其中“梅花曲”即为高适所作的《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该诗以梅花喻士君子,展示了士人志向的高远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