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及注释:
巴山楚水,荒凉的地方,我已经弃置了自己23年。
怀旧之情,空吟闻笛,写下了赋诗,回到故乡,感觉自己像是一根腐朽的枯木。
在沉舟侧畔,看着千帆飘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天般繁茂。
今天听你唱一曲歌,暂时放下杯中酒,精神为之一振。
注释:
巴山楚水:指巴蜀地区和楚地区,两地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凄凉地:形容这个地方的景象萧条、凄凉。
二十三年弃置身:指作者李白在23岁时离开家乡,开始漂泊流浪的生活。
怀旧:怀念过去的时光和人物。
空吟:空着喉咙吟咏,没有具体的对象。
闻笛赋:听到笛声,赋诗抒发感受。
到乡翻似烂柯人:回到故乡,感觉自己像是一棵烂掉的树枝,没有生气。
沉舟侧畔千帆过:比喻人生如舟,沉没在河边,看着千帆过去,感慨人生短暂。
病树前头万木春:形容孤独、凄凉的景象,病树孤零零地站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前头。
听君歌一曲:指听别人唱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暂凭杯酒长精神:暂时依靠酒精来提振精神。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灿烂的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文学大家。其中,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是唐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之一。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职务回到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来。两位才子在扬州相逢,共聚宴席,畅谈诗歌,并相互赠诗。
这次相逢成为了两位诗人友谊的见证。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下了一首《扬州慢》,向刘禹锡表达了诗歌上的敬意和情感:“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刘禹锡也不甘示弱,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回应,表示自己也十分欣赏白居易的才华和诗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便到杏花村路上,人间何处觅知音。”
这次相逢也成为了两位诗人创作过程中的一段佳话和背景。两位诗人在诗歌上的交流和互赠,展现了唐代士人之间亲密友爱和文化追求的风貌,也让后人更加珍视和推崇唐代文学的辉煌历史。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传世佳作,作者白居易在诗中展示了自己的豁达襟怀和人生哲理,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开头提到“乐天”,是白居易的表字,这也是他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心态,即无论仕途高低,都要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诗中的“见赠”表示白居易赠给刘禹锡的诗,显示出两位文人之间的交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刘禹锡用《思旧赋》中的词语来回应白居易的见赠。他痛惜自己二十三年来的被贬处境,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描述那些荒凉的地方,表现出自己长期被贬的愤慨和不满。然而,尽管自己的境遇凄凉,刘禹锡在诗中却仍然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怀念。他指出即使身处异地,那种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依旧无法挥之不去,唯有不停地吟咏《思旧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在刘禹锡的诗中,他还通过提到向秀的《随笔赋》来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意,这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心态、珍视友谊的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它反映出诗人生活的情境和心态,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鉴赏详情»
评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酬答诗,该诗与白居易在扬州相会后所作,其中“沉舟”一联形象生动,瞬间将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转化为豁达豪放的境界。而结尾的一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直接点明了回赠白居易题意,表露出了刘禹锡重新投入生活的坚韧意志。整首诗的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表现出了刘禹锡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是一首优秀的酬赠诗作品。
评析详情»
煮酒论诗词:
在那长夜里,我独自躲在巴山楚水中。
愁思如潮水连海,二十三年不平久。
颔联忆嵇康旧事心,空谷幽兰几许香。
千载玄冥游寻已,翻空石川赋余章。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立志扶危当拔剑,天涯何处无芳菲。
煮酒论诗词:
寂静的夜里,我独自躲在偏僻的巴山楚水中,不直言悲苦,却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遭遇。我的生活是多么的凄凉,遭受的不公待遇是多么漫长。愁思如潮水连海,二十三年的不平之感悲伤而长久。忆起向秀怀念嵇康而作《思旧赋》的情景,一份对故友的深深思念油然而生。再想到王质入山观一局而过百年的感慨,多年后回京之际,那种隔世之感令我深感心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千古名句引发了无数的争论。在我的诗里,千帆和万木比喻的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虽已是沉没的小船、久病的树木,但我的理想并没有破灭,它仍然承载于身旁驶过的那些同样坚定信念的朋友们。我立志扶危当拔剑,即使天涯何处,也不会忘记那些芳菲的人和事。让我们煮上一壶酒,畅谈诗词,共享人生的愁苦和欢乐!
煮酒论诗词详情»
译文及注释: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楚水指汉水。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偏远、寂寥的地方。
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指作者曾经被贬谪到这个地方已经二十三年了。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原文中是“旧游无处不伤心”,可理解为作者回到故乡,发现已故的老朋友、亲人等熟悉的人物都已去世。
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指作者写了一篇赋文来怀念已故的朋友向秀。
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这里描绘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他已成为一个被社会遗忘的人。
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这两句话形象地刻画了五湖四海的繁华景象与个人的凄凉境遇形成的鲜明对比。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这里作者表达了对朋友所作的诗的感激之情,并借着美酒来抚平心中的苦闷和伤痛。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