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水曹还远馆》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jiāng
    shuǐ
    cáo
    hái
    yuǎn
    guǎn
  • [
    nán
    beǐ
    ]
    xiè
  • gāo
    guǎn
    lín
    huāng
    qīng
    chuān
    dài
    cháng
  • shàng
    yǒu
    liú
    rén
    huái
    怀
    jiù
    wàng
    guī
  • táng
    biān
    cǎo
    hóng
    shù
    huā
    yóu
    bái
  • yǒu
    chóng
    chéng
    yóu
    jìn

原文: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译文及注释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高楼之上,眺望荒野之路,清澈的河水伴随着漫长的田野小路。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在高楼之上,有一位思念故乡的人,怀念过去,期盼着归家的客人。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池塘边上,杂草中点缀着红色的花朵,而树林间的花儿依然洁白无瑕。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夕阳西下,城市的轮廓愈发清晰,让人不舍离去。
注释:
高馆:高高的楼阁。
临荒途:俯瞰着荒野的道路。
清川:清澈的小河。
长陌:长长的田间小路。
流思人:流浪思乡的人。
怀旧:怀念过去。
望归客:期盼归家的旅客。
塘边:池塘旁边。
草杂红:杂草中夹杂着红色的花朵。
树际:树林之间。
花犹白:花儿依然洁白。
日暮:太阳快要落山。
重城:远方的城池。
何由:怎么能。
尽离席:完全离开座位。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讲述了六朝诗至南齐永明时期的一大变,即“永明体”,代表诗人则是谢朓。与谢灵运相比,谢朓的诗多排语,康乐排得可厌,但不失为古诗;玄晖排得不可厌,已经浸淫近体。明人钟惺和许学夷也都认为,谢朓的诗渐渐地远离古音律,语言越来越绮靡。这种“新变”在他的送别诗中得到了突显。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注意题目和第一句中的“馆”字,它们是同一个含义还是不同的含义。通过揣摩全文,笔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这里的“高馆”不是“远馆”,而是实写送别之地的景色。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致的描绘,表达了离愁别绪,彰显出六朝诗至南齐永明时期的新风貌。 首联从高、远两个方面来描写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以及长路迢递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片荒凉凄清的景象中。馆是安顿宾客的地方,可能江水曹暂寓于此,如今他又要到更远的地方去。诗人和他即将举袂相别,这种离愁别绪通过清流映带、长路迢递等描写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在“那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添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感慨之情。 总之,谢朓的诗歌风格是独具特色的,“永明体”也成为了六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首诗中,谢朓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致的描绘,表达了贯穿六朝时期的离愁别绪,彰显了他对六朝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鉴赏详情»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出身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他是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他的诗作今存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