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田》拼音译文赏析

  • yóu
    dōng
    tián
  • [
    nán
    beǐ
    ]
    xiè
  • xié
    shǒu
    gòng
    xíng
  • xún
    yún
    leì
    xiè
    suí
    shān
    wàng
    jūn
  • yuǎn
    shù
    nuǎn
    qiān
    qiān
    shēng
    yān
    fēn
  • xīn
    dòng
    niǎo
    sàn
    huā
    luò
  • duì
    fāng
    chūn
    jiǔ
    hái
    wàng
    qīng
    shān
    guō

原文: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译文及注释
戚戚:忧愁不安的样子;苦无悰:没有欢乐;携手共行乐:手牵手一起走得快乐。
寻云陟累榭:寻找云彩,攀登高楼;随山望菌阁:沿着山路观赏菌阁。
远树暖阡阡:远处的树木温暖而连绵不断;生烟纷漠漠: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
鱼戏新荷动:鱼儿在新鲜的荷叶间嬉戏;鸟散余花落:鸟儿飞散,花瓣也随之飘落。
不对芳春酒:不喝芳香的春酒;还望青山郭:期望回到青山环绕的故乡。
注释:
戚戚:忧愁、烦闷。
苦无悰:痛苦无助。
携手共行乐:手牵手一起走,共享欢乐。
寻云陟累榭:登高远望,到达高楼。
随山望菌阁:沿着山势观赏菌阁。
远树暖阡阡:远处的树林温暖而连绵。
生烟纷漠漠:烟雾缭绕,模糊不清。
鱼戏新荷动:鱼儿在新长出的荷叶上嬉戏。
鸟散余花落:鸟儿飞散,花瓣飘落。
不对芳春酒:不喝芳香的春季酒。
还望青山郭:希望回到青山郭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谢朓的《东篱乐》是一首自然山水诗,通过描写东田山庄美丽的景致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诗的前两句传达出谢朓的心情不畅,随后他和朋友相伴登上高耸入云的楼台,眺望四周景色,只见华美的楼阁和茂密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叠音词“阡阡”和“漠漠”更是将树木的繁茂和云雾的缭绕形象地展现出来。诗人的目光离开远处的景色,转向水面上荷叶颤动、游鱼嬉戏和栖息着的鸟雀飞舞,最后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流连忘返。全诗写景既有概括描写,又有细腻刻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和赞美,也传递出诗人张扬独立的个性。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深刻感人,是经典的中国古诗之一。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谢朓写作《游东田》的背景是建康(今南京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东田。这里西临富丽华贵的台城,北靠虎踞龙盘的钟山、东靠纡回迤逦的青龙山,南有热闹繁华的秦淮河,中间还有雀湖(即前湖)。在这里,游鱼成群,碧荷覆面,景色优美,意态万千。齐武帝的文惠太子也非常喜爱这里的景色,因此设立了华丽的楼馆,并经常到这一带游幸。楼馆的豪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台城上宫。 谢朓本人也时常到东田游览,由于他家庄在钟山,所以他更加熟悉这里的风光,对它更为着迷。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谢朓创作了《游东田》这首诗,详细地描述了他在东田游览的心情与感受。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戚然:忧愁的样子。邀:邀请。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心情忧愁,还是邀请朋友一起游乐。 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楼榭:高大的楼阁建筑。菌形:像菌类的形状。此处指建筑的形状。台阁:高耸的建筑物。这句话描述的是登上了笼罩在云雾中的高楼,俯瞰远处的建筑、景色。 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烟霭:薄雾。迷离:模糊不清。这句话描绘出远处浓密的林木和一片朦胧的模糊景象。 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这句话描绘了水中游鱼玩闹,拨动着水中的新荷;空中的鸟儿飞离树枝,枝头上的残余花瓣随之飘散的情景。 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春酒:指春季酿制的美酒。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美酒佳肴令人心旷神怡,但还是停下来,享受眼前的景色,沉思远离的青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出身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他是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他的诗作今存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