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拼音译文赏析

  • huà
    lán
  • [
    qīng
    ]
    zhèng
    xiè
  • shēn
    zài
    qiān
    shān
    dǐng
    shàng
    tóu
    yán
    shēn
    féng
    miào
    xiāng
    chóu
  • feī
    jiǎo
    xià
    yún
    nào
    lái
    xiāng
    zhī
    liú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相关标签:咏物写人

译文及注释
身在千山之巅,头顶上方,突兀的岩石深深地裂开,散发着美妙的香气。虽然脚下的浮云不停地飘荡,但它们并不会干扰我的心境。来到这里的人不相识,离开时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注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身处于高山之巅。

突岩深缝妙香稠:指山中的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表示山顶上的景色非常美丽,有浮云飘荡。

来不相知去不留:指人们来到这里,无法留下永久的痕迹,也无法与这里的景色永远相伴。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郑燮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世称“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