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拼音译文赏析

  • jiā
    ào
    ·
    dēng
    huǒ
    shōu
    zhèng
    yuè
    bàn
  • [
    sòng
    ]
    wáng
    ān
    shí
  • dēng
    huǒ
    shōu
    zhèng
    yuè
    bàn
    shān
    nán
    shān
    beǐ
    huā
    liáo
    luàn
    wén
    shuō
    tíng
    xīn
    shuǐ
    màn
    kuǎn
    duàn
    chuān
    穿
    yún
    xún
    yóu
    bàn
  • què
    sēng
    chuáng
    qiān
    màn
    qiān
    yán
    wàn
    chūn
    fēng
    nuǎn
    nòng
    sōng
    shēng
    beī
    guǎn
    chuī
    mèng
    duàn
    西
    kàn
    chuāng
    yóu
    xián
    duǎn

原文: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译文及注释
灯火已经熄灭,正月已经过了一半,南北山上的花儿摇曳不定。听说洊亭的新水已经泛滥,我骑着马,穿过云雾,进入坞中寻找游伴。

我轻拂僧床,拉开素幔,千山万壑的春风温暖着我的身体。我吹奏着悲急的笛声,吹散了梦境,西望窗外的阳光,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注释:
灯火已收:指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人们收起了庆祝节日的灯火。

山南山北花撩乱:指春天到来,山南山北的花朵开始盛开,风吹花落,景色十分美丽。

洊亭新水漫:洊亭指洊水的亭子,新水指春天的雨水,洊亭新水漫指春雨连绵,洊水水位上涨。

骑款段:指骑着马匹,款款而行。

穿云入坞寻游伴:指穿过云雾,进入山坞中寻找游伴。

拂僧床褰素幔:指轻轻地拂去僧人床上的素色帷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指春风吹拂,千山万壑都变得温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指吹奏竹笛,发出悲急的声音,如同松树的声音。

吹梦断:指吹奏音乐,使人沉醉其中,忘却现实。

西看窗日犹嫌短:指西边的窗户,太阳的光线照射进来,但时间过得太快,感觉不够长。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展现出作者对钟山春景和洊亭之游的真挚感受。词的上片采用了“春意盎然”、“灯火已收”的短语来点明节令,描绘了钟山万花竞秀、山色迷人的美景。其中,“撩乱”二字生动地描述了山花争奇斗艳的盛况,让人不禁产生赏花之心。接着词人以“闻说”为引发,转述了自己对洊亭之游的向往,描绘了溪水青青、花木如绣的胜景。其中,“新水漫”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清爽的景象,更是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下片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洊亭之游的喜爱和心境感受。笔锋细腻地描绘了作者骑毛驴缓慢前行的场景,并以“款段”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这匹驴的特点。与此同时,词人也借用古人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更加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自己的情感。整篇词语言精妙、情感真挚,抒发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展现出作者赏景、游山的心灵境界。 尽管这篇词的作者是佚名,但作者采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都令人心驰神往。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游山之乐的畅想,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江南的春意和生命的欢愉,同时也让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篇词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也彰显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佳作。 赏析详情»


王安石简介
宋朝 诗人王安石的照片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抚州临川县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身后追赠为太傅,谥曰文。世人称之为“王荆公”、“王文公”。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梅花》,《桂枝香·金陵怀古》,《登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