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及注释:
王濬驾着楼船下到益州,金陵王的气势黯然收敛。
千寻长的铁锁沉入江底,一面降旗从石头上升起。
人生经历了多少次伤痛的往事,山形依旧躺在寒流之旁。
如今四海皆为家,故垒荒凉,芦荻在秋风中萧萧作响。
注释:
王濬:东晋时期的将领,曾率领船队攻打益州。
楼船:高大的船只,多用于战争或宴会。
下益州:攻打益州并占领。
金陵:南京的古称。
王气:王者的气势。
黯然收:失去了王者的气势。
千寻铁锁:长达千寻的铁锁,形容江水深沉。
沉江底:沉没在江底。
一片降幡:一面降服的旗帜。
出石头:从江底升起。
人世几回:人生经历了几次。
伤往事:感伤过去的事情。
山形依旧:山的形状依然不变。
枕寒流:枕着寒冷的江水。
四海为家:到处旅行,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到自在。
故垒:旧址、故居。
萧萧芦荻秋:形容荒凉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
1. 益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
2. 东吴:三国时期孙权所建的国家,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3. 王气:指东吴王室的威风和气势。
4. 千丈长的铁链:指《三国演义》中借东风烧大都的计谋中,使用的铁链。
5. 降旗:指战败方放弃抵抗、投降的信号。
6. 山形:山的形状。
7. 寒流:指江水。
8. 天下归为一同:指战争结束,天下统一。
9. 芦荻:芦苇和蒲草,常生长在水边或积水处。
10. 旧垒:指已经遭到摧毁或废弃的城墙或要塞。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历史兴亡的抒情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但本文并未提及具体的诗名。该诗作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时,当时刘禹锡由夔州调任和州,在沿江东下途中,经过了西塞山,因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慨叹历史沧桑的诗篇。
唐朝时期,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问题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虽然有几次统一全国的胜利,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根据时局变化,借助西塞山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国家割据的感慨和忧虑。
整篇文章主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展开,通过介绍刘禹锡的任职情况和唐朝的政治形势,为该诗提供了背景和文化语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刘禹锡的诗歌创作背景,以及该诗歌所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是一首以历史为背景的战争抒情诗,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通过描写六朝时期有名的军事要塞——西塞山,结合晋武帝司马炎派遣王濬率领水军讨伐东吴的事件,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销”一句,刻画了西晋水军霸气的形象,体现了攻击者的信心和勇气;而第二联则生动地描述了东吴在战争中遭受挫败的情景,这不仅反映出楚汉战争以来长江扼守的重要性,还展现出战争的悲惨和残酷。在第二联的描写中,相比于东吴方面的准备,西晋方面的智谋和战术优势更加突出,展示了强者的无畏和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虚实相间,结构巧妙,情感饱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通过对战争的深入思考,该诗展示了作者洞察时局、有担当、有情怀的特质。这种追求理性挚爱的态度,正是刘禹锡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该诗是一首描绘历史风貌和反映人性品质的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性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赏析详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郡洛阳县人。唐朝诗人、哲学家,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