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shào
    biǎn
    xiá
    zhōng
    wáng
    shào
    biǎn
    cháng
    shā
  • [
    táng
    ]
    gāo
    shì
  • juē
    jūn
    bié
    zhù
    xián
    beī
    wèn
    zhé
  • xiá
    yuán
    shǔ
    xíng
    leì
    héng
    yáng
    guī
    yàn
    fēng
    shū
  • qīng
    fēng
    jiāng
    shàng
    qiū
    fān
    yuǎn
    bái
    chéng
    biān
    shū
  • shèng
    dài
    jīn
    duō
    lòu
    zàn
    shí
    fēn
    shǒu
    chóu
    chú

原文: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相关标签:边塞送别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哀叹你此别离的心情如何,停马执杯询问你被贬居何处。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在巫山峡谷中,猿猴啼叫,我数行泪水滑落;在衡阳,候鸟南归,你写了几封书信。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秋天,青枫树林边的江水上,远远地看见帆船;在白帝城边,古老的树木稀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从古到今,圣明的时代都有雨露相伴;现在,我们只是暂时分别,不要犹豫不决。
注释:
嗟:叹息、感叹。
君:指诗中的朋友。
此别:此次分别。
意:心情、情感。
何如:如何、怎样。
驻马:停马。
衔杯:嘴含酒杯。
问:询问。
谪居:被贬谪到某个地方居住。
巫峡:巫山峡谷,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啼猿:猿猴的叫声。
数行泪:满脸泪水。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市。
归雁:南方的候鸟,秋天会飞回北方。
几封书:几封书信。
青枫江:指长江上游的青衣江。
秋帆:秋天的船帆。
白帝城:古代著名的城池,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古木疏:古老的树木稀疏。
圣代:指古代的封建王朝。
即今:就是现在。
多雨露:多雨水和露水,指天气潮湿。
暂时:暂时的、短暂的。
分手:分别。
莫踌躇:不要犹豫、拖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注释】: 1. 巫峡:巫山峡谷,今重庆奉节一带。 2. 猿猴:指猕猴等猴类动物。 3. 衡阳:古时衡州,今湖南衡阳。 4. 归雁:候鸟之一,秋天飞往南方越冬。 5. 青枫江:地名,今湖北省枣阳市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过此地。 6. 白帝城:汉武帝时期修建,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 7. 圣明:指贞观、开元、仁宗、英宗、德宗、顺宗这六位的尊号。这六位皇帝在唐代历史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花甲之典等称号,奠定了唐朝的基石,并使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 8. 施雨露:喻恩泽,充满美好祝福的象征。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的作者佚名,其作年究竟在何时也已难以考证。旧编在《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后,可能是高适在封丘尉任内,送别遭贬的李、王二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往南方的时候所作。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唐玄宗开元年间更是被誉为“开元盛世”,文化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雅士们进行交往、创作、传颂诗歌的活动也是相当活跃和广泛的。据史书记载,唐代高适曾经担任过封丘尉的职务,而这首无题诗应该就产生在他送别李、王二少府往南方之际。 在此情境下,高适用凄婉的语言,表达了强烈的告别之情。他关注的不仅是离别本身的惆怅,更多的是对于遥远路途和未知风景的思念。他感慨巫峡猿猴悲啼,衡阳的归雁会为自己捎来回信,展现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总之,这首无题诗从文学、历史等多个角度反映出了唐代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深刻。它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无题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佚名,但通过对其语言运用的解读,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诗的开篇为“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作者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情感和殷切的珍重之情。 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诗句“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揭示了李、王两人的贬谪之苦。而“巫峡”是唐代时南方远离中原的一处孤寂之地,“猿啼”更是一种凄厉、哀怨的呼声,作者通过这种手法,表达了对于李少府遭遇孤独、寂寞的同情和理解。而“衡阳归雁”,更是显得刻骨铭心。作为一种远离家乡的动物,它们的归来往往象征着家乡的渴望与思念,也体现了人性中的感伤之情。诗句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给读者留下了经典的诗歌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无题诗深入描写了唐代高官贬谪时的苦闷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两位朋友深切的关注和人性中的惆怅之情。其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如叹息之声、巧妙的对比等,令诗歌意境更加深远,显出作者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在此情境下撰写此诗,表明了唐代文人雅士们进行交往、创作、传颂诗歌的活动是相当活跃和广泛的。该诗不仅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详情»


高适简介
唐朝 诗人高适的照片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