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五之桂林》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rèn
    zhī
    guì
    lín
  • [
    táng
    ]
    wáng
    chāng
    líng
  • chǔ
    zuì
    zhōu
    yuè
    shuǐ
    jiāng
    yǐn
    zhào
    shān
    weí
    liǎng
    xiāng
    bié
    yuè
    dài
    qiān
    mào
  • qiǎn
    tóng
    zèng
    guān
    yōu
    wén
    bào
    guì
    lín
    hán
    zài
    jié
    zhī
    suǒ
    xiào

原文: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相关标签:送别写景

译文及注释
楚地的客人醉醺醺地坐在孤舟上,越江水将船划引。山峦将两地分隔,皎洁的月亮带着千里的美景。他身处囚禁之中,与同样被束缚的人一同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却能听到虎豹的嘶吼声。桂林的寒意笼罩着他,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注释: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

醉孤舟:指在孤舟上饮酒畅饮。

越水:指越江,是江南的一条大江。

将引棹:指将要划船。

山为两乡别:指山分隔了两个乡镇。

月带千里貌:指月亮的光辉照亮了千里之外的景色。

羁谴:指被流放或放逐。

同缯纶:指与同样被流放的人一起。

僻幽:指偏僻幽静的地方。

闻虎豹:指听到了虎豹的叫声。

桂林:指广西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苦节:指坚守节操,不屈服于困难和诱惑。

知所效: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行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整理和补充注释: 作者:佚名 ①桂林:指唐代所在的桂州,位于今天广西桂林市的临桂县。根据《旧唐书·地理志》,桂州治临桂,这一地区地势崎岖,山多桂树,而不生杂木,因此被秦朝设立为桂林郡。 ②楚客:指犹如屈原一般被贬谪到他乡的人,这里具体指任五。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因听信谗言而被驱逐,后来写下《离骚》等著名诗篇。由于他的遭遇成为了后人的标杆,因此被称为“楚客”,此后,与屈原一样被贬谪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楚客”。 ③越:这里通“粤”,是一个古代民族名,属于华夏族的范畴之外,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浙、闽、粤一带,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南地区,称其为“百越”。 ④羁谴:即因贬谪流放而旅居他乡。这个词中的“羁”指的是系于颈项的缰绳,用于引导牲畜和囚犯。而“谴”则表示被判罪、被贬谪的意思,指的是被逐出家乡,被流放到陌生的他乡过活的人。 ⑤纶:即钓鱼时所用的细丝线或者是绳索。这里的含义是指王昌龄在流亡途中只能靠打渔来维持生计,在钓鱼时需要用到的纶线,暗示了他所处的艰难困苦的环境。 ⑥苦节:指在逆境之中坚守节操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品德。在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被贬谪流亡的文人墨客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清名和尊严,常常选择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就是苦节。 注释详情»


王昌龄简介
唐朝 诗人王昌龄的照片

王昌龄(?-756年?),字少伯,行大,太原郡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曾任龙标县尉。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或作“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世称“王江宁”。著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