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主簿》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zhǔ
    簿
  • [
    táng
    ]
    wáng
  • qióng
    feī
    suǒ
    hèn
    shì
    xiāng
    chéng
    nián
    mǎn
    qín
    zūn
    shì
  • kaī
    jīn
    fāng
    weì
    fēn
    meì
    duō
    weí
    dōng
    yán
    sōng
    zhú
    suì
    xìng
    tóng
    guī

原文: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怨恨,因为空荡的房间里,自己也能相互依靠。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居住多年,已经年过半百,不再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只有琴尊陪伴左右。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心胸开阔,但未能完全实现,与好友分别时,忽然感到分别之苦。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来到东岩,看到茂盛的松竹,感到非常幸福,尤其是在岁末时,与好友一起归来,更是倍感欣慰。
注释:
穷途:指贫困的境遇。

虚室:指空荡的房间,也可以理解为孤独的心灵。

城阙:指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琴尊:指琴和酒。

俗事:指世俗的事务。

开襟:指心胸开阔,不拘泥于小节。

分袂:指分别离开。

东岩:指东岩山,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富松竹:指生长在东岩山上的茂密的松树和竹子。

岁暮:指年末。

同归:指一起回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送卢主簿》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歌。尽管它是一首送别诗,但作者并不是刻意表现对卢主簿的离别之情,而是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泰然面对岁月变幻的信念和期待。 诗中,“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可以看做是作者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希望。其中“松竹”二字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的意象。“岁寒”意味着经历过风霜雪雨,才能让松柏的木质纹路更加清晰,或是让竹叶在经过秋冬的打磨后更加嫩绿;通过这样的考验,才能使梅花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下依旧开放。这种精神对应着作者的期望,希望自己和卢主簿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也能像松竹梅那样,始终保持着高洁品格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与其他送别诗不同的是,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人以劝诫的口吻阐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并不是对卢主簿的离去担忧,而是寄希望于两人的共同前行。这表明了作者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和向往,这也是我们在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境时需要学习的精神,要坚定信仰,迎接未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送卢主簿》这首诗作为一首送别诗,虽然并没有直接表达出对别离的悲伤,作者却用他自己的方式说明了在岁月变幻中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追寻真正意义的价值,在此意义上,这首诗也成为了一首励志诗歌。 鉴赏详情»


王勃简介: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生卒年不详,可能在649-676年间。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