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诗》拼音译文赏析

  • téng
    wáng
    shī
  • [
    táng
    ]
    wáng
  • téng
    wáng
    gāo
    lín
    jiāng
    zhǔ
    peì
    míng
    luán
  • huà
    dòng
    cháo
    feī
    nán
    yún
    zhū
    lián
    juàn
    西
    shān
  • xián
    yún
    tán
    yǐng
    yōu
    yōu
    huàn
    xīng
    qiū
  • zhōng
    jīn
    zài
    kǎn
    wài
    cháng
    jiāng
    kōng
    liú

原文: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滕王高阁:滕王建造的高楼,临江渚:俯瞰江边小洲。
佩玉鸣鸾:佩戴着玉饰,鸾鸟鸣叫。
罢歌舞:停止歌舞。
画栋朝飞:画栋飞檐,朝向南方的浦口。
南浦云:南方的浦口上空有云彩。
珠帘暮卷:珠帘被卷起来,暮色渐浓。
西山雨:西边的山上下起了雨。
闲云潭影:悠闲的云彩倒映在潭水中。
日悠悠:时间过得很慢。
物换星移:物事变化,星星移动。
几度秋:已经过了几个秋天。
阁中帝子:滕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儿子。
今何在:现在在哪里。
槛外长江:长江在楼阁的栏杆外面。
空自流:自由地流淌。
注释:
滕王高阁:指滕王阁,位于今江苏扬州市广陵区瘦西湖畔,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的背景地。

佩玉鸣鸾:佩戴着玉饰,鸾是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画栋:指建筑物的梁柱。

南浦云:指江南地区的云。

珠帘:用珠子做成的帘子。

西山雨:指西山下的雨。

闲云潭影:指潭水中的倒影和天空中的云彩。

物换星移: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阁中帝子:指滕王的后代。

槛外长江空自流:指长江在滕王阁外自由流淌,没有任何人的掌控。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绝句,如今仍被广泛传诵。在这首诗中,王勃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于兴亡盛衰的深情感慨。 这首诗以“高阁临江渚”开篇,一开头就点出了滕王阁的壮美气势。王勃在下文中,以“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等词句生动描绘出滕王阁的形势,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其次,王勃通过“滕王已死,绮彩摇曳,煜煜太过于世”的描写,表现了滕王阁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冷落之态。他运用“随立随扫”的手法,极富艺术感染力,从而使诗人的作意得到深刻的表达。同时,王勃以“南浦的云”、“西山的雨”去传递阁的孤独和无人问津之感,这些景象在写作中极为真切,饱含深情。 在创作手法上,王勃巧妙地运用了比较沉着的韵脚,使得诗歌节奏感强烈,同时也在表达方式上更加丰富。总之,这首诗巧妙地将壮美的滕王阁和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既具有美感,又充满哲理思考的优秀名篇。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唐代建筑滕王阁。滕王阁建于江西南昌赣江边,因唐朝时期滕王李元婴所建而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以骄奢淫逸、品行不端而闻名。然而,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有着艺术才情。滕王阁的修建也是为了他的歌舞享乐需求。作为江南名楼,滕王阁在唐朝繁盛时期非常著名,特别是因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更加出名。这首序言是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由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了阎都督的宴会后,即席而作的。序言最后附有一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言的内容。滕王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汉字译文及注释】 滕王阁:古建筑名,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位于今湖南岳阳市楼阳区君山岛。 佩玉:佩带的玉饰。 鸾铃:鸾是神话中仙鸟的一种,一般认为它为凤凰的雌性,代表着美好的事物。铃则是一种铜制的器物,用来敲打发出声响。佩带鸾铃则象征着华丽的歌舞。 画栋:建筑物的精美装饰。 南浦:指江南水乡的一些城市,如苏州、扬州等。 珠帘:用珠子做成的窗帘。 西山:指洞庭山脉西边的山脉,也就是岳阳楼所在的方向。 彩云:多彩的云。 江水:指洞庭湖上的水。 春秋:一个时代的周期,也常常用来形容岁月的流逝。 【补充译文及注释】 整段文字写的是滕王阁已经历经沧桑,曾经一度华丽繁荣,而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残影。早年阁中佩玉、鸾铃的音乐声响、华丽歌舞的场景,现已化作过眼云烟,仅剩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作者以时间流转、历史更替来表达生命易逝、万物不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已不复存在,而唯有江水仍然在不断向前流淌,寄托着生命和时间的意义。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勃简介: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生卒年不详,可能在649-676年间。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