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译文及注释: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离别的日子何其容易,再相见的日子却如此艰难,山川遥远,路途漫长。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我郁郁寡欢,对你的思念无法言说,只能将声音寄托在飘忽不定的浮云之中,却无法回响。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泪水滑落在雨中,毁坏了我的容颜,谁能不感怀忧而不叹息呢?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我展开诗篇,唱起清歌,让自己宽慰一些,但是欢乐来临时,悲伤也会随之而来,摧毁我的心肺。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我夜夜难以入眠,躺在床上思念你,只能披上衣服,出门漫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我仰望星月,观赏云彩,听着晨鸣的飞鸽,感到十分可怜,留连思念,却无法长久保存。
注释:
别日:离别的日子。
易会:容易相见。
日难:难以相见。
山川悠远:山川遥远。
路漫漫:路途漫长。
郁陶:忧愁。
思君:思念心中的人。
寄声:借助声音传达思念之情。
浮云:比喻无常的事物。
涕零:流泪。
毁形颜:毁坏容颜。
怀忧:心中忧虑。
展诗清歌:发表诗歌,唱清新的歌曲。
仰自宽:放松自己。
乐往哀来:快乐时往,悲伤时来。
摧肺肝:形容悲伤到极点。
耿耿伏枕:形容夜晚辗转难眠。
飞鸽晨鸣:比喻早晨的宁静。
留连顾怀:舍不得离开,回忆往事。
不能存:无法保留。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曹丕的《燕歌行》诗集中的两首诗,其中一首“秋风萧瑟”常常被人们所赞誉,而另外一首却鲜为人知。作者认为这两首诗其实是双璧一对,可以相互对观,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前一首诗从自然景象的变化入手,描述了季节变迁和归鸟南飞的情景,然后通过这些景象来涵盖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关系,情感交融。后一首诗则构思独特,没有受外界影响,直接抒发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总之,这两首诗都极富情感和意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分手之日容易,岂料相见之日如此难,山长路远,天各一方。
分手时虽然痛苦,但没想到再次相见却如此困难,因为彼此之间的距离遥远,天各一方。
想念他以致忧思聚集,却不敢说出口,为解相思之情,想托飘荡之浮云寄去问讯的书信,但浮云一去而不见踪影。
思念他让我忧心忡忡,但是我却不敢表达。为了宣泄思念之情,我想写封信寄托于飘荡的浮云,但浮云却消失无踪。
整日以泪洗面,使得自己的容颜很快老去。百忧在心,谁能不独自感叹啊!
我整天哭泣以至于容颜憔悴,忧愁笼罩着我的心灵,谁能不感到孤独和沉重呢!
唯有浅吟低唱怀人幽思的《燕歌行》,来聊自宽解一下,可是,欢愉难久,忧戚继之。
我只能低声吟唱《燕歌行》,以缓解对心爱人物的思念之情,但欢愉难以持久,忧戚又接踵而至。
夜深了,忧思煎熬难以入眠,只有披衣出去,徘徊于中庭。抬头看云间星绕月明,然而人却没有团圆。
深夜里,我因为思念之情难以入睡,只得穿着衣服出门,在院子里漫步。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繁星和皎洁的月亮,但我们却还未能再次相聚。
可怜晨雾中飞鸽发出阵阵鸣叫声,留恋徘徊不能慰存。
清晨的晨雾中,飞鸽发出阵阵鸣叫声,似乎在留恋徘徊,但这并不能让我感到安慰和放心。
译文及注释详情»
曹丕简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出生于公元187年冬。他是曹操之子,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曹丕在位期间,平定了边患,击退鲜卑,并与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设置。 除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所成就,曹丕自幼也喜爱文学,对诗、赋、文学均有造诣,尤其擅长于五言诗。他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为“三曹”,他的诗文作品保存较多,现存有《魏文帝集》二卷。此外,曹丕还著有《典论》,其中的《论文》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曹丕于公元226年6月29日去世,享年40岁。去世后,他被追谥为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他的文学和政治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