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译文及注释:
天地一起,只有我有慕悦之情,于是在紫色的坛上,思考寻求我的道路。
恭敬地举行祭祀,缠绵不断,黼绣周张,向神至尊致敬。
千童罗舞,成为八溢,合好效仿虞舜和泰一样欢乐。
九首歌曲奏出,斐然非常,鸣琴竽瑟,会聚在轩朱之间。
璆磬和金鼓,灵气洋溢,百官济济,各自尽职尽责。
盛大的祭品和俎,进献膏油,神灵留驻,临须摇动。
长丽的前掞,光彩照人,寒暑不断,皇章更加辉煌。
展示诗歌,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发清音。
发扬梁音,扬羽申商,创造这种新音乐,永远长存。
声音和气息远远传递,凤鸟翱翔,神灵在夜晚降临,虞舜和孔子都在享受。
注释:
天地并况:指天地万物的繁荣昌盛。
惟予有慕:只有我有崇敬之心。
爰熙紫坛:在紫色的祭坛上。
思求厥路:思考如何达到神灵的境界。
恭承禋祀:恭敬地举行祭祀。
缊豫为纷:准备周详,一切准备就绪。
黼绣周张:指祭祀时穿的礼服。
承神至尊:接受神灵的祝福。
千童罗舞成八溢:千名童子跳舞,舞蹈盛大。
合好效欢虞泰一:大家一起欢庆,效仿虞舜和泰一般和谐。
九歌毕奏斐然殊:九首歌曲演奏完毕,音乐优美动听。
鸣琴竽瑟会轩朱:演奏古琴、竽和瑟,音乐声音高亢。
璆磬金鼓:指乐器。
灵其有喜:神灵感到高兴。
百官济济:各种官员齐聚一堂。
各敬厥事:各自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盛牲实俎进闻膏:祭祀时献上盛大的祭品。
神奄留:神灵留在祭坛上。
临须摇:神灵需要摇动祭坛。
长丽前掞光耀明:祭坛前的神灵光彩照人。
寒暑不忒况皇章:无论寒暑,神灵都会保佑。
展诗应律鋗玉鸣:朗诵诗歌,按照音律演奏乐器。
函宫吐角激徵清:指吹奏角笛,音乐清脆悦耳。
发梁扬羽申以商:指演奏箫和笙,音乐高亢激昂。
造兹新音永久长:创造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永远流传下去。
声气远条凤鸟翔:音乐声音传得很远,凤凰和鸟儿都飞来听。
神夕奄虞盖孔享:神灵在夜晚降临,盖着孔子的祭坛。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祭祀天地神明及祖先的乐曲,以及汉武帝诏制《郊祀歌》和其中一首《天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在古代,祭祀天地神明及祖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在这些场合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对神明和祖先的敬意和祈愿。自汉武帝诏制《郊祀歌》开始,历代帝王都会对这些乐曲进行改作,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和价值观。
其中,《天地》是一首祭祀天地的诗歌,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古代的宇宙观中,天地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一切生命的根源。因此,在祭祀中表达对天地的敬意,也是表达对生命的敬意。汉武帝的歌辞选录了这首《天地》乐曲,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天地的尊崇和崇拜之情。
总之,古代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来传递人们的感情和思想,也保留了一段历史文化遗产。而汉武帝的《郊祀歌》和其中的《天地》更是在这一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
注释:皇帝在祭祀天地神灵时表现出极其虔诚崇敬的态度,这是古代中国普遍的文化信仰之一。
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神灵。把六十四个童子排成八行八列跳舞以娱乐天神太一。
注释:在古代中国,皇帝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来祭祀天地神祇,以示对天地万物的尊崇和感恩之心。在祭祀仪式中使用的刺绣品和六十四个童子的表演可以增加整个仪式的隆重感和神圣感。
音乐一起响起,琴、竽、瑟、美玉做成的磬和金鼓并陈杂奏,希望神灵能够得到娱乐,百官济济,都恭敬地向神灵祭祀。他们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
注释:在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中,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提到的琴、竽、瑟、磬和金鼓都是传统的古乐器,代表着不同的音色和意蕴。在祭祀仪式中,皇帝和百官都会献上牺牲和供品,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示对神灵的尊崇和敬意。
神留下受享,虽然历时很久,但从天上看来,那只是片刻。只见神鸟在前面发出光芒,神赏赐皇帝以寒暑准时不失,阴阳和顺,以彰显君主的德行。朗诵的诗歌合于音律发出玉器般的鸣声,音乐中具备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这美妙的音声达到远处,使凤鸟飞翔,神灵久留足以享用这些祭祀。
注释:神鸟和凤鸟都是古代中国神话中常见的神兽,在祭祀仪式上作为化身的表现出现。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音乐和诗歌都被视为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出生于西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是汉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实现了统一局面,使汉武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汉武帝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有很多建树,他实行中央集权,开创了“县官不如里吏、里吏不如亲”制度,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文化方面,他则大力倡导儒家思想,推崇孔子思想,提倡儒家教育,改革教育制度,修建学校,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然而,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内的社会矛盾加剧,造成了巫蛊之祸。汉武帝在征和四年下罪己诏才缓解了危机。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综上所述,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显著的建树和成就。虽然晚年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