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译文及注释: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频繁地听着银笔的声音,重新点燃着红色的蜡烛,年华如此华丽,令人心惊。送旧迎新,能消磨掉几刻光阴。老年人可以习惯通宵饮酒,等不到睡意,还担心寒冷侵袭。掩上清酒的酒杯,多亏有梅花相伴,让我微吟不已。
邻居的女孩已经试着化上了春妆,更加妖娆动人,腰间佩戴着翠绿的蜂腰,腿上穿着金色的丝袜。她勾引着东风,也知道芳心难以抑制。红颜容颜不可能年年如此美丽,逞强的游戏只能赢得当下。尽情登临高楼,欣赏残雪和园林的美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词作品名为《除夕守岁》,写作者在除夕之夜守岁的感慨。作品深刻地描述了老年人在守岁之夜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老年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希望。
上片以“频”、“重”两字为开头,写出守岁之夜的深情状,引出“年华衮衮”十分有力。作者在这里借助“年华衮衮”这个形象的描述,表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使得整篇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下片中,作者通过对老年人与邻娃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展现了老年人对于青春美好的怀念。作者在这里提出了“自沉当趁精力未曾全衰,作楼台园林之游,莫负大好春光”,表达出老年人应该趁着时光未老去尽情地享受生活之美好,这种生活哲理深深地打动着读者,让人们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
整体来看,这篇词作品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间。作者通过深入描写老年人在除夕之夜的感受和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宝贵。这篇作品是对老年人的慰藉,也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启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生活意义。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难以入睡,频频倾听银签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让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华飞逝,如东去流水,令我不觉心惊。告别旧岁,迎接新春,无需多久,新的一年又会来临。而今我年老体衰,怎能象往日那样通宵畅饮?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气难挡。我轻轻放下酒樽,致谢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语低吟。邻家的姑娘已试穿春衣,美丽的发上戴着好看的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嵌金光闪闪。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尽情地游乐吧,趁着现在大好的光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览那些斜阳辉映的美丽景象吧。
【银签】yínqiān:指唐代御史台的银质青龙符。
【红烛】hóngzhú:指点燃的红色蜡烛,象征生命和希望。
【年华】niánhuá:年华即人生的时间流逝,也可以指一年的时间。
【东去】dōngqù:流水向东流去,比喻时间的流逝。
【青春】qīngchūn:指人的壮年时期。
【斜阳】xiéyáng:太阳落山时的光线,也用来比喻人到了晚年。
【芳情】fāngqíng:指男女之间的爱情美好气氛。
译文及注释详情»
韩疁简介: 韩疁,生卒年不详,字子耕,号萧闲,是中国宋代南北宋交替时期的文学家。他是一位诗人和词人,有萧闲词一卷等作品,但不被广泛传播。据记载,他与赵万里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赵万里有辑本收录了韩疁的部分作品。韩疁共存6首词,但其具体生平事迹和年代资料现已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