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译文及注释:
江南的月亮,清澈的夜晚充满了西楼。云彩散开时,冰块吐出了倒影,波浪深处玉钩沉没。圆月缺口何时才能消失呢?
星河高悬,风露渗入新秋。红色的桂花不知道为什么摇落,白衣的仙女应该是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天上的事物都是那么的悠远。
注释:
江南月:指江南地区的月亮,因为江南地区的月亮比较圆、明亮。
清夜:指晴朗的夜晚。
西楼:指位于西边的楼阁。
云落开时:指云层散开,露出月亮。
冰吐鉴:指月亮照在水面上,水面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月亮的形象。
浪花深处玉沉钩:指海浪翻滚,深处有玉石般的东西沉入海底。
圆缺几时休:指月亮的圆缺变化,不知何时才会停止。
星汉迥:指银河在夜空中清晰可见。
风露入新秋:指秋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出现。
丹桂不知摇落恨:指丹桂花开时,不知道自己的花瓣会随风飘落,是否会有离别的悲伤。
素娥应信别离愁:指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离开丈夫后,应该也有离别的悲伤。
天上共悠悠:指天空的广阔无垠,让人感到无限遐想。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王琪的《咏月词》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咏物词篇之一。作者借月光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月亮的圆缺、嫦娥与玉兔等方面展开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有着深刻的意蕴。
词的开头“江南月,清夜满西楼”,通过颇具传统韵味的开篇,写出了一个风景如画的江南秋夜,而“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则体现了词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鉴”与“钩”的交替运用,将月亮的圆缺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借此暗示了人生聚散离合的无常。下片则采用典型的双句对仗,展现了嫦娥与玉兔之间的羁绊关系,抒发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深情怀念,完美结束了整首词。
总之,王琪的《咏月词》以其意境悠远、语言精练的特点,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代表之作。在这篇优美的咏物词中,以月光为媒介,通过景物描绘,抒发了人生起伏和离愁别绪,展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技巧和深邃细腻的感情世界,使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卓越才华和文学魅力。
赏析详情»
王琪简介: 王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君玉,出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后徙居舒(今安徽庐江)。他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王珪的从兄,同时也是王罕之子。 关于他的生卒年份,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我们知道,他在北宋时期担任过要职,为官清廉,在政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作诗能力出众,在当时备受赏识。 总的来说,王琪是北宋政治、文学领域中备受推崇的重要人物,他的出生地为华阳,后徙居舒,具体的生卒年份未有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