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译文及注释: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渐渐地新绿的痕迹挂在柳枝上,淡淡的色彩穿过花丛,按照约定破晓时分。团圆的心意涌上心头,深深地鞠躬,相遇的人在香径上。画眉鸟还未安定,素娥的离恨仍在心头。最令人爱怜的是那一曲小小的银钩,挂在宝帘上,秋天的寒冷已经来临。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千古的得失不必问。叹息慢慢磨损了玉斧,难以修补金镜。太液池依旧存在,凄凉之处,有谁能再赋予清新的景色。故乡的夜晚漫长。等待着他,偷窥着窗户的正面。看着云外的山河,岁月已经老去,只有桂花的影子还在。
注释:
渐新痕:指春天的到来,柳树上出现新的绿色痕迹。
悬柳:柳树垂下的枝条。
淡彩:指淡淡的颜色。
穿花:指穿过花丛。
依约:按照约定。
破初暝:指初夜的结束。
团圆意:指思念亲人的心情。
拜:指向天空祈祷。
香径:指花径。
画眉未稳:指画眉鸟还没有稳定在树枝上。
料素娥:指白色的仙女。
银钩:指银色的钩子。
宝帘:指华丽的帘子。
挂秋冷:指秋天的寒冷。
千古盈亏休问:指历史的胜负已经无法考究。
慢磨玉斧:指慢慢磨损的玉斧。
难补金镜:指难以修复的金镜。
太液池:指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池塘。
凄凉处:指寂静的地方。
重赋清景:指重新创造美好的景色。
故山夜永:指思念故乡的夜晚很长。
窥户端正:指偷窥别人家中的情景。
云外山河:指远处的山和河。
桂花影:指桂花树的影子。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月共悲”。此处新月被赋予了离别之情,将嫦娥与月亮联系起来,增加了凄苦的色彩。下片则通过“长安故都的太液池”写出怀古情思。故都陈迹已衰败,“一片萧条冷清”,想到它曾经是繁华的都市,不禁让人唏嘘。词人在这里借用了“端端正正”的形容词,寄托着回忆过去的温馨和对未来的期盼。但最终,面对的是无尽的山河和岁月,词人只能用“徒自老去”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无力。全篇景物描写生动逼真,语言简洁精练,表达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思念和对于岁月的感慨。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月亮在古代文化中所拥有的文学意义与美感,展现了月亮的多重含义。整篇文章氛围悲凉,却又弥漫着一丝希望的光芒,读后让人深思,引人遐想,颇具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一痕新月渐渐挂上柳梢,仿佛眉痕。淡净的月彩从花树间透过,蒙胧的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
注释:
一痕:微小的一道,指刚刚出现的新月。
新月:指每月初一、初二所见到的月相,因其形状像一条细弯的钩子而得名。
挂上柳梢:新月出现在柳树的枝梢上。
眉痕:指眉毛所留下的印记,形容新月的弯曲之处。
月彩:指月光的光辉。
蒙胧:不分明的状态。
光华:指微弱的光辉。
初降:刚刚降临。
闺中佳人更深深拜月祈盼,祝愿能与心上人相逢在那花香迷人的小径。一弯新月就像两道美人的秀眉没有画完,一定是嫦娥还带着离恨别情。
注释:
闺中佳人:指居于宅院内的优美女子。
拜月祈盼:拜月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活动,人们会在特定的日子里拜祭月亮,表达对月神的敬意和感激。
心上人:指所爱之人。
花香迷人的小径:形容一个十分美丽迷人的地方。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她曾因失恋而吞下长生不老药,飞升天宫与玉帝相依为命。
离恨别情:指因相隔太远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最令人喜爱的是,寥廓明净的天空上,那弯新月恰似宝帘上的帘铮,小巧玲珑。
注释:
寥廓:形容广阔空旷。
明净:清晰光亮。
宝帘:装饰用的帘子。
帘铮:帘子上的铜钩。
小巧玲珑:形容大小精致,美轮美奂。
月有圆亏缺盈,千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必细问究竟。我叹息吴刚徙然磨快玉斧,也难以将此轮残月补全。
注释:
月有圆亏缺盈:指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会呈现出完整、缺少一部分或者全无的状态。
吴刚: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与嫦娥、玉兔等人物有关。
磨快玉斧:指吴刚修炼以期能上天,但是失败后只好在月亮上度日,他用玉斧来砍取树木搭建房屋,在这个过程中玉斧也磨得非常快。
残月:指已经过圆的新月,即半月形状的月亮。
长安故都的太液池依然存在,只是一片萧条冷清,又有谁人能重新描写昔日清丽的湖山?故乡的深夜漫长悠永,我期待月亮快些圆满澄明,端端正正地照耀我的门庭。可惜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我却徒自老去。只能在月影中看到故国山河的象征。
注释:
太液池: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是唐朝宫殿建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
萧条冷清:形容景色凄凉、人迹罕至。
深夜漫长悠永:形容夜晚漫长。
圆满澄明:形容月亮完整明亮,没有暗淡模糊的地方。
端端正正:形容规规矩矩、恰如其分。
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指月亮映照下的山河景色无穷无尽。
故国山河的象征:指月亮代表着中国的山河美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沂孙简介: 王沂孙(生卒年份暂无资料),字圣与,别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出生地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的出生和死亡具体时间目前无法确定,但据资料推测其年龄大约与张炎相仿。 元代时期,他曾担任庆元路学正一职。王沂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擅长乐府诗的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这本诗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抒情诗选,被誉为“中国古代乐府诗的珍品之一”。 总之,王沂孙是元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创作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