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夏日》拼音译文赏析

  • shān
    tíng
    xià
  • [
    táng
    ]
    gāo
    pián
  • 绿
    shù
    yīn
    nóng
    xià
    cháng
    lóu
    tái
    dǎo
    yǐng
    chí
    táng
  • shuǐ
    jīng
    lián
    dòng
    weī
    fēng
    mǎn
    jià
    qiáng
    weī
    yuàn
    xiāng

原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绿树:指绿色的树木,表示夏日的景象。

阴浓:浓密的阴影,指树荫。

夏日长:夏天的白天时间长。

楼台:指建筑物中的楼阁和台基。

倒影:水中的反射影像。

池塘:指水池和池塘。

水晶帘:指透明的窗帘,可能是用水晶珠串成的。

微风:轻微的风。

满架蔷薇:指满架子的蔷薇花。

一院香:整个院子都弥漫着花香。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句诗,就是在描绘这种微风初动的感觉。在此情境下,“水晶帘动”似乎不完全是因为风的吹拂,而更多的是池塘内静态的楼台倒影与水流动时所产生的震荡,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吹拂下,让人感觉到既清新又惬意的夏日气息。最后一句“蔷薇满架重花影”则写出了整首诗的主题,也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这里的“蔷薇”指的是盛开的玫瑰,玫瑰是夏季花卉中的代表,因此将其置于结尾处正好能体现出这首诗歌传递的主旨——夏日风光的美丽和壮观。而“满架重花影”这句,则几乎涵盖了整首诗词的景象,将此时此景的放松愉悦和细腻感受全部表达出来,无比生动。整首诗以平和、纯洁和清新的笔调,表达出了夏日风光的美妙和清凉之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在夏日的树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暖和美好。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整理补充如下: - 盛夏时节(shèng xià shí jié):指夏季的高峰期,天气炎热。 - 绿树葱郁(lǜ shù cōng yù):形容绿色的树木长得茂盛。 - 树阴下(shù yīn xià):树荫之下。 - 清凉(qīng liáng):凉爽清新的感觉。 - 白昼(bái zhòu):指白天时间,与黑夜相对应。 - 比(bǐ):此处表示“较为”、“更加”之意。 - 清澈(qīng chè):清澈透明。 - 池塘(chí táng):水池、小湖。 - 映射(yìng shè):映照、反射。 - 楼台(lóu tái):高层建筑或台基。 - 倒影(dào yǐng):映在水面上的物体的相反形象,由光线反射和折射所产生。 - 微风(wēi fēng):轻微的风。 - 水晶(shuǐ jīng):硅酸盐类的透明矿物,常用于制造装饰品或化妆品中的某些部件或原料。 - 帘子(lián zi):布做的门帘或窗帘。 - 晃动(huàng dòng):摇晃、颤动。 - 蔷薇花(qiáng wēi huā):玫瑰科植物的一种,又称为“月季花”、“玫瑰花”,花色丰富多彩,香气浓郁。 - 蔷薇架(qiáng wēi jià):用于支撑蔷薇花的架子。 -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形容气味清新、愉悦的感觉,也用于形容文章等内容给人以愉悦、舒适的感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骈简介: 高骈,字千里,是晚唐时期的名将,出生于禁军世家,是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他的辉煌起点是在866年率军收复交州,击败了蛮兵20余万。在黄巢大起义期间,高骈多次重创了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 然而,由于他未能在与黄巢的战斗中继续取胜并中了黄巢的缓兵之计,张璘阵亡后高骈不敢再战,导致黄巢顺利渡江攻占长安,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他的形象。此后的三年间,淮南未出兵援助京师,高骈名誉毁于一旦。 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这也成为了他被部将毕师铎所害的诱因。毕师铎连同高骈的子侄四十余人一起“同坎瘗之”。关于高骈的具体出生年份史料不多,而其逝世年份为881年。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1](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9%AA%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