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长安初见君,君颔微有须。
後於河内逢,秀峻美髯胡。
又会在桐乡,谈时多孟卢。
宁书得天然,钟王不能奴。
荏苒三十载,邂逅遇京都。
朝接北扉饭,暮应西垣呼。
坐中如梦寐,相语故人无。
昔由处士召,胸怀开庙谟。
今看髭已白,议论耻非夫。
拜章陈时事,皆与相意符。
其识固不浅,其用当亦殊。
人多惜老大,我复叹羁孤。
终朝重相笑,为君倾酒壶。
译文及注释:
长安初见你,你微微颔首,略有胡须。
后来在河内相遇,你秀美的胡须更加峻峭。
又在桐乡重逢,我们谈论时常提到孟卢。
你天生聪颖,钟王也不能压制你。
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在京城偶遇。
早晨在北门共进早餐,晚上在西园相互呼唤。
我们坐在一起,仿佛置身梦中,相互交谈,没有陌生感。
从前你被处士召见,胸怀着开创庙谟的志向。
如今看着你的白发,我不禁感叹时光荏苒,议论时事也不再是我们的专长。
我们互相拜章陈述时事,彼此的意见相符。
你的见识深不可测,你的用心也是与众不同。
人们都怀念年轻时的你,而我则为你的孤独而叹息。
整天我们都在相互嬉笑,我为你倾倒酒壶。
注释:
长安:唐朝的首都。
颔微有须:指君子相,颔下微有胡须。
河内:指河南省南阳市。
秀峻美髯胡:形容胡须秀美而峻峭。
桐乡:指浙江省桐乡市。
孟卢:指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宁书得天然,钟王不能奴:宁可自由自在地做一个天然的人,也不愿意成为官场上的奴才。
荏苒三十载:形容时光飞逝,三十年已经过去。
邂逅:偶然相遇。
朝接北扉饭,暮应西垣呼:指在官场上相互往来。
坐中如梦寐,相语故人无:形容两人聊天时心情舒畅,如在梦中。
处士:指隐士。
胸怀开庙谟:指有宏大的志向和抱负。
髭已白:指胡须已经变白。
议论耻非夫:指不愿意随波逐流,随大流议论时事。
拜章陈时事: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相意符:指彼此的想法相同。
其识固不浅,其用当亦殊:指作者的才智不仅仅表现在学识上,更体现在实际运用上。
人多惜老大,我复叹羁孤:指人们常常为老而惋惜,但作者却为自己的孤独而叹息。
为君倾酒壶:指为了友谊,不惜倾尽酒杯。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