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於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环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译文及注释:
江南有美丽的鸟儿,春天骑着清脆的声音玩耍。
流动的音乐进入我的耳朵,让我感到舒适,就像得到了一份礼物。
早晨听到它高高在上,晚上听到它转向幽静。
虽然有很多燕雀,但它的声音和踪迹并不相伴。
我开始听到它在汾阳出生,文人们都很欣赏它的才华。
我独自在青山之间,悼念古人或感到悲伤。
放弃官职而不屈服的人,学习陶元亮的思想。
那时我很喜欢它,但无法看到它的容貌。
突然有一天我见到了它,远涉丹湖的波浪。
我带着一卷诗,行李袋里没有太多的东西。
我与常人不同,因此认识了敦尚。
我感叹着环材的美,但遗憾没有遇到好的工匠。
真的,好马需要好的马夫来发现。
自从回朝以来,我一直在走俗世的路。
我从未给你寄过信,你说你一直在旅行。
我们似乎互相了解,但并不是高闵的事情。
我承认我不够勤奋,我的想法有些荒谬。
今天早上我离开了湓城,和你一起唱歌。
你的话就像瀑布一样,我敢于喝下它,但不知道它的量
注释: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江南地区。
嘉禽:指美丽的鸟类。
乘春弄清吭:指在春天鸟儿欢快地唱歌。
流音:指鸟儿的歌声。
惬:舒适、满足。
贶:指得到的好处或礼物。
孤高:指高傲、孤独。
幽旷:指幽静、空旷。
燕雀:指普通的鸟类。
声迹:指声音和出现的痕迹。
汾阳:指中国山西省的汾阳县。
文行:指文学才华和行为举止。
众所谅:指众人都能理解。
悼古:怀念古人。
悲怆:悲伤、凄凉。
陶元亮:指明代文学家、政治家陶宗仪。
颜采:容貌、风采。
倏然:突然、忽然。
丹湖:指中国湖南省的丹阳湖。
行橐:指行李。
俗人:指普通人。
敦尚:指诚实、正直。
二千石:指官职等级。
孤嶂:指孤立的山峰。
决河湍:指急流险滩。
环材:指优秀的材料。
良匠:指优秀的工匠。
骐骥驹:指优秀的马匹。
伯乐:指传说中的马匹鉴定家。
汩汩:形容水流声。
湓城:指中国江西省的湓城县。
瀑布:指水流从高处落下的景象。
挹:舀取、取水。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