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题情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水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撏一半儿烧!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译文及注释:
鸦翎般的水一样的鬓发像刀子剪裁,额头上水滴般的芙蓉花儿窄,不敢不梳妆怕娘猜。不免插上金钗,一半鬈曲一半歪。收到书信怕泪水模糊字迹,又不归来,空等了又等,这样的病态谁能惯着?越来越瘦弱,一半增添一半减少。将来收到信时手拈着,灯下姿态观看,两三行字真带着草的味道。提起来越发心焦,一半拧丝一半烧焦!别来时宽松的金衣已经变得破旧,粉色的面容憔悴,泪点只有衣袖知道。盼着美好的日子,一半干燥一半湿润。
注释:
题情:指诗歌的主题或情感基调。本诗主题为思念,表达了女子思念远方的心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和卿简介: 王和卿(生卒年不详)是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他的字号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据《录鬼簿》记载,他被列为“前辈名公”,天一阁本称之为“王和卿学士”,但孟称舜本则称呼他为“散人”。与关汉卿为同时代人,比关汉卿早逝。 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王和卿善于滑稽表演,并与关汉卿有过互相讥谑的情况,被誉为“传播四方”。王和卿的名声更加显赫,源自于在中统初年间发生的一件小事,王和卿在燕市看到一只异常巨大的蝴蝶,便即兴创作了小令《醉中天》。后来,王和卿去世时关汉卿曾前去吊唁。 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把王和卿列入了“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王和卿的作品包括21首散曲小令和1首套曲,分别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虽然王和卿的生卒年不详,但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已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